文成公主的故事_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的故事

文成公主的故事
有关文成公主的历史故事【文成公主的故事_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的故事】文成公主入藏的故事:
贞观15年(641)正月十五,唐太宗将文成公主下嫁松赞干布,诏令江夏王李道宗持节护送 。文成公主在唐送亲使江夏王太宗族弟李道宗和吐蕃迎亲专使禄东赞的伴随下,前往吐蕃 。文成公主一行从长安出发,途经西宁,翻日月山 , 长途跋涉到达拉萨 。
松赞干布率群臣到河源附近的柏海(今青海玛多县境内)迎接文成公主,谒见李道宗 , 行子婿之礼 。之后与公主同返逻些(今拉萨),为公主筑城、修建宫室 。松赞于布于河源迎亲 。文成公主带来的金质释迦佛等身像像,是藏族人民崇拜的圣物 。

文成公主的故事_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的故事

文章插图
扩展资料:
文成公主后来的经历:
松赞干布专门为公主修筑的布达拉宫,共有1000间宫室,富丽壮观 。但后来毁于雷电、战火 。经过十七世纪的两次扩建,形成现今的规模 。布达拉宫中存有大量壁画,其中就有唐太宗五难吐蕃婚使噶尔禄东赞的故事,文成公主进藏一路遇到的艰难险阻 , 以及抵达拉萨时受到热烈欢迎的场面等 。
永徽元年(650年) , 松赞干布逝世,文成公主继续在吐蕃生活达30年 , 加强唐朝和吐蕃的关系 。她热爱藏族同胞 , 深受百姓爱戴 。永隆元年(680年) , 文成公主因患天花去世,吐蕃王朝举行隆重的葬礼,唐遣使臣吊祭 。至今拉萨仍保存藏人为纪念她而造的塑像,距今已一千三百多年历史 。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揭秘文成公主的豪华嫁妆关于文成公主的故事公元641年,24岁的文成公主在江夏王李道宗的护送下前往遥远的吐蕃和亲,唐太宗李世民为了弥补文成公主远嫁的辛苦,给她准备了十分丰厚的嫁妆 。不仅有许多金银财宝,绫罗绸缎 。还有许多蔬菜和谷物的种子 。
除此之外,还带了大批的关于医学、农学、天文地理等各个方面的书籍前往吐蕃 。文成公主出嫁的消息传到吐蕃,从唐朝边境到吐蕃境内,一路都有人在接应,每个地方都会文成公主准备好了牦牛、食物、水源等各种需要的东西,为文成公主的和亲之旅准备的妥妥当当 。
松赞干布对文成公主也十分重视,亲自从从逻些赶到柏海迎接 。于是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盛大的婚礼也在柏海举行了 。
文成公主的故事_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的故事

文章插图
扩展资料:
文成公主入藏的主要功绩:
1、文成公主入藏 , 唐蕃之间的友谊有了很大的发展 。
2、文成公主的博学多能,对吐蕃国的开化影响很大 。
3、巩固了唐朝的西陲边防 , 更把汉民族的文化传播到西藏,西藏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也藉由大唐文化的营养得以长足发展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成公主关于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唐朝文成公主嫁给藏王松赞干布的故事,流传1000多年了 。汉藏联姻促进了民族团结,特别是对藏族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当时汉族的纺织、建筑、造纸、酿酒、制陶、冶金、农具制造等先进生产技术,以及历 法、医药等都陆续传入了藏族地区 。同时,汉族也吸收了不少藏族的文化 。
藏族民间至今还流传着许多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 。其中一个传说故事是这么说的:藏王松赞干布派了一位叫禄东赞的使者前去长安求婚 。当时前往长安求婚的使者共有7人 。起初,唐朝皇帝认为西藏太远,不愿将公主远嫁 。于是同大臣们商量,出了几个难题来考这7位使者,企图将藏王的使者难住 , 以便谢绝这门婚事 。
第一个难题是将500匹小马放在中间,500匹母马拴在四周 。让这7位使者分辨出每匹小马的亲生之母 。其他6位使者无法辨认,他们把小马牵近母马,不是踢就是跑,小马怎么也不敢近母马的身 。藏王使者懂得马性,他让人给母马喂上等草料,让它们吃饱 。饱食的母马叫将起来,招呼自己的小马去吃奶 。于是500匹小马纷纷来到自己的母亲身边,藏王使者毫不费劲的解答了这个难题 。
第二个难题是要用一根线穿过一块中间有弯曲孔道的玉石 。那6位使者花了半天的时间,相尽办法都未能穿成 。最后轮到藏王的使者,他的办法倒也简单,他捉来一只小蚂蚁,先把细线粘在蚂蚁的脚上,然后在玉石的另一个孔眼处抹一些蜂蜜,蚂蚁闻到蜜香,就赶紧沿着弯曲的孔道往里钻,结果又是藏王使者得胜 。
第三个难题是将两头刨得粗细一般的一根大木头,让7位使者分清哪头是树梢,哪头是树根,同时说出其中道理 。那6位使者看过来,看过去,量了又量,怎么也分不出来 。藏王使者叫人把木头放在 河里,木头一浮起,前头轻,后头重 , 轻者为梢,重者为根 , 一清二楚 。
藏王使者的聪明才智使皇帝很惊讶,也很喜欢他 。最后又出了一道难题:谁能在300个穿着打扮一模一样的姑娘中认出谁是公主来?这7位使者都从未见过公主,要认出来谈何容易!那6位使者挑最漂亮的认,结果都认错了 。藏王使者从一伴老妇那里得知公主从小爱擦一种香水 , 经常引着飞蝶在头上飞 。藏王使者根据老妇这一指点,从300个姑娘中认出了公主 。
皇帝只得同意将公主许配给藏王 。藏王使者见了公主说:"你去西藏的时候 , 别的东西都不必带 , 只要带些五谷种籽、锄犁和工匠就行,这样就可以帮助我们西藏种植更多更好的庄稼 。"
文成公主进藏时 , 皇帝送给她的是500驮五谷种籽、1000驮锄犁,还有数百名最好的工匠 。
相传当年文成公主辞别父母,离开长安以后 , 爬山涉水 , 历尽艰辛来到荒漠的高原上,由于离亲人和家乡越来越远了,不由得思念起远在长安的父母来 。她想起临别时母亲送给一面宝镜时说的话:若怀念亲人时,可从宝镜里看到母亲 。于是急忙取出"日月宝镜" , 双手捧着照起来,不照则已,一看反倒吃了一惊 。原来文成公主从镜子里看到的并不是母亲,而是自己满脸憔悴的愁容 。她一生气,把宝镜摔在地上 。没想到,宝镜一落地,立刻化成一座高山---后人称之为日月山 。它恰好挡去了一条东去河流的去路,河水不得不掉头回流 。于是人们称这条河叫倒淌河 。有人甚至说这河水就是文成公主的眼泪哩!这日月山和倒淌河就在青海省西宁附近的青藏公路旁 。
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文成公主是唐朝宗室女,唐贞观十五年(641)与吐蕃松赞干布联姻 。文成公主一行从长安出发 , 途经西宁,翻日月山,长途跋涉到达拉萨 。
据传,玉树县的贝纳沟是文成公主进藏途中停留时间最长的一个地方 。这里的藏族首领和群众曾为她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文成公主深受感动,决定多住些日子,并教给当地群众耕作、纺织技术 。
文成公主的故事_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的故事

文章插图
扩展资料:
当时的松赞干布知道突厥和吐谷浑都与唐朝联姻,便派使者去求亲,但是被拒绝了 , 派出去的人回应是吐谷浑从中作梗 。
于是松赞干布立马服软再次派使者去求亲 。这次唐太宗倒是同意了 , 唐太宗将远支宗女封为文成公主 , 下嫁松赞干布,并诏令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为主婚使,持节护送文成公主入蕃 。
文成公主入藏的作用不仅仅是促进汉藏两地关系的和谐交流 。文成公主入藏还带去了当时汉族发达的技术 。当时,藏族人民的农作技术不发达,而文成公主的到来,就开始教他们如何耕作,土地的产量也在大大的提高 。
同时,文成公主和侍女们也教藏族妇女纺织和刺绣技术 。各种酿酒冶金造纸等技术也全部带到了藏族 , 促进藏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
参考资料:文成公主入藏松赞干布的娶文成公主是四个故事的简单概括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故事传说 , 吐蕃就是现在的西藏 , 唐代以前和中土没来往 。据说吐蕃人是东晋末年南凉国王鲜卑人秃发利鹿孤的后代,因失国而辗转流徒到西藏高原,为纪念先祖,他们以“秃”发为国号,后依语音相近讹变为“吐蕃” 。吐蕃过着以游牧为主的生活,饲养牦牛、马、猪、和独峰骆驼,有的也种植青稞和荞麦 。公元七世纪,弃宗弄赞继位做了吐蕃赞普(吐蕃国王)人们称他为松赞干布,他是一位骁勇剽悍的领袖,他率领军队统一了青藏高原上的许多部落,建立了以逻些城为中心的强盛王国 , 逻些城即现在的拉萨 。唐太宗贞观十二年,松赞干布率吐蕃大军进攻大唐边城松州,就是现在的四川松潘县;唐太宗治理下的唐朝,此时正国泰民安 , 于是派候君集督率领大军讨伐 。打败吐蕃于松州城下 。松赞干布只好俯首称臣,并对大唐的强盛赞叹不已 , 他上书谢罪的同时,还向唐太宗求婚 。唐太宗经过一番考虑,决定答应他的请求,于是就在宫中选定了一个通晓诗书的宗室之女,封她为文成公主;文成公主是唐太宗一个远亲李姓候王的女儿,人长得端庄丰满,自幼饱读诗书,她虽然对遥远的吐蕃心存疑虑 , 但又充满了新奇和向往,因此就应允了 。经过了两个多月的准备,于贞观十五年隆冬,一支十分可观的送亲队伍,在礼部尚书江夏郡王李道宗的率领下,护送文成公主前往吐蕃和亲 。之所以要在隆冬季节出发,是因为从长安到陇南、青海到西藏有一个多月的路程,沿途要经过几条川流不息的大河,隆冬时节河水平缓,才便于送亲的队伍通过,这支队伍,除了携带丰盛的嫁妆外,还带有大量的书籍、乐器、绢帛粮食种子,除了文成公主陪嫁的侍婢外,还有一批文士、乐师和农技人员,几乎就像是一个文化访问团和农技队 。因为当时吐蕃已经击溃了吐谷浑,伊然成为了西南举足轻重的强帮,唐太宗深谋远虑,觉得只有对吐蕃加强笼络,猜呢个保证大唐西南边陲的稳定,因此才千方百计的从经济和文化上给予帮助,使吐蕃在潜移默化中感激和追随大唐 。文成公主实际上就是肩负着这项和睦邦交的政治任务远嫁的 。经过一个多月的顶风冒雪的艰苦跋涉,春暖花开的时候,文成公主一行到了黄河的发源地-----河源 , 这里水草茂盛,牛羊成群,一改沿途风沙迷茫的荒凉景象 , 一路上很为吐蕃地势恶劣而忧心的文成公主此时也松了一口气,于是送亲队伍在这里做了数日的休整 。这时,松赞干布亲自率领的大队迎亲人马也感到了河源,松赞干布一行人见到大唐使臣江夏郡王李道宗叩头便拜,并行了求婚大礼 , 他认定把大唐作为吐蕃的上国 。李宗道请出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见面 , 这位驰骋高原的吐蕃王见到中土的金枝玉叶 , 顿时为她所倾倒 , 只见文成公主身着华丽衣服,神态端庄,气度文雅,与高原质朴的吐蕃女子完全不同,而文成公主所见到的松赞干布 , 虽然被高原的烈日和狂风塑造的黝黑 , 但他高大健壮显得豪爽和英武;觉得自己很庆幸,算是嫁给了一个很棒的丈夫 。送亲的队伍前呼后佣,威风八面地进入了逻些城,在李宗道的主持下,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按照汉族的礼节,举行了盛大的婚礼,全逻些城的藏民都为大唐和吐蕃联姻载歌载舞的欢呼庆祝 。松赞干布高兴之余,说:“我吐蕃从未和大唐有通婚联姻的先例,我今天做到了,娶了大唐文成公主为妻,我要为公主修筑一座华丽的宫殿,经过一年的时间 , 一座美轮美奂的宫殿就建成了,殿里屋宇宏伟华丽 。亭榭精美雅致,还开凿了碧波荡漾的池塘 , 种上了各色美丽的花木,一切
建制都是模仿大唐宫苑所建造,用来安顿文成公主,借以慰藉她的思乡之情,为了和文成公主有更多的共同语言,松赞干布脱下他穿惯了皮裘,换上了文成公主亲手为他缝制的丝质唐装,还努力地向文成公主学说汉语,一对异族夫妻,感情融洽,互爱互敬 , 开始了他们新的生活 。文成公主一款款柔情善待松赞干布,使这个生长在荒蛮之地的吐蕃国王深切体会到汉族女性的修养与温情 , 他对文成公主不但真爱,而且对她一些建议尽力 。文成公主凭借自己的知识和见识,细心体察吐蕃的民情,然后提出各种合情合理的建议,协助丈夫治理地域广阔民风古朴、性情彪悍的民族 。她不是那种极有权势欲的女人 , 她参议王事 , 却从不要求松赞干布给她任何权利和职务 , 对于吐蕃的重大政治决策,她只是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不强行干涉,因此松赞干布和大臣们对她非常看好 。贞观二十二年,唐太宗派长史王玄策出使吐蕃,一方面和洽谈吐蕃和大唐的关系 , 另一方面也是看望远嫁的文成公主 。王玄策率出使队伍带领大批绢帛文物上路,途径天竺国时,却遭到天竺人的抢劫,除了王玄策带着少量的人马逃出外 , 大部分人马及物品全部被抢去 。王玄策狼狈地跑到了吐蕃,拜见了松赞干布并说明了遭劫的经过,松赞干布认为天竺国在挑衅,破坏他与大唐的关系,于是派遣大军讨伐天竺,捣毁了他们的都城,俘虏了天竺王子,还缴获了大批牲畜,救回了大唐使节随从人员,算是提大唐出了一口恶气 。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李世民驾崩,太子继位为唐高宗 , 新任大唐天子授松赞干布为驸马都尉,封西海郡王 。大唐王朝与吐蕃的关系,在文成公主联络的基础上,至此已到了水乳交融的顶峰,在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努力推行改革,及大论(吐蕃的宰相职务)禄东赞的妥善谋划下,吐蕃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 , 都取得了飞快的发展 , 因而称霸西域,成为大唐王朝西方有力的屏障 。可惜时间不长,松赞干布去世,他的孙子赞普继位,赞普年幼,国事多由禄东赞一手掌握 , 家事则有文成公主操持,这时一切还算平稳 。不久禄东赞死去了,他的儿子钦陵沿袭做了大论 , 这时吐蕃与邻邦土浑关系恶化,他们均向大唐上书 , 请求论断是非,而高宗迟迟不予裁决,钦陵按捺不住 , 起兵击溃了土浑 。不料这一举动却触犯了大唐的威严 , 唐高宗认为在还没做出判决之前 , 吐蕃就擅自动武 , 简直没把大唐放在眼里,因此在咸享元年,派薛仁贵督师讨伐吐蕃 。谁知薛仁贵的军队在大非川一带被吐蕃的军队打得一败涂地,从此吐蕃人再也不服大唐的气 , 连年兴兵进犯大唐边境 。从唐太宗贞观十五年初春,文成公主下嫁松赞干布开始,到大唐高宗咸享元年薛仁贵率兵征讨为止,整整三十年的岁月,由于文成公主的博学多能 , 对吐蕃的开化影响很大,不但巩固了唐朝的西部边陲的边防,更把汉民族文化传播到了西域,这是唐太宗的得意之作 , 可惜唐高宗最终没能善加利用,轻易挑起战争,造成了不可收拾的局面,是文成公主苦心经营的和睦局势嘎然而止,怎么不能让人痛惜 。唐高宗永隆元年,文成公主在逻些城病逝 , 大唐特派使者前往祭奠,这也没有改善两国的外交关系 。而文成公主受到吐蕃官民的敬仰并不因与大唐关系疏远而消退,她的死引起了所有吐蕃人哀痛 。
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