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清明节的资料_关于清明节的资料有哪些

关于清明节的资料 。300字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 。是中国传统节日 , 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
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
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 。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 。
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 。晋文公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在山西大部分地区是在清明节前一天过寒食节;榆社县等地是在清明节前两天过寒食节;垣曲县还讲究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 , 前二天为小寒食 。

有关清明节的资料_关于清明节的资料有哪些

文章插图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 , 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 , 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节 。
清明节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 。
《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清明一到 , 气温升高,正是春耕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 。
清明节的起源 , 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关于清明节的资料
关于清明节的资料50字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各地的习俗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相同 。清明节与端午节、春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
扩展资料
有关清明节的资料_关于清明节的资料有哪些

文章插图
清明节历史悠久 , 既是节气又是节日,节日习俗的形成与此时的节气特点密切相关 。节气为节日的产生提供了前题条件 。清明节后气温变暖,雨水增多,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 。这一时节万物“吐故纳新”,无论是大自然中的植被,还是与自然共处的人体 , 都在此时换去冬天的污浊,迎来春天的气息,实现由阴到阳的转化 。
所以清明对于古代农事生产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节气 。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 , 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有关清明节的资料清明节
编辑
[qīng míng jié]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 , 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 。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1] 。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受汉族文化的影响 , 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 。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 。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 , 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节 。清明节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2] 。
《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迕? ,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 , 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 。[1]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2006年5月20日 , 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4]
起源源流
介之推的传说
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 。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 , 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时候,流下了眼泪 。
介子推像
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 。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 , 唯独忘了介子推 。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 。他打好行装 , 同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 。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 ,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 。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 , 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 。晋文公见状,恸哭 。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为纪念介子推 , 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 。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5]
节气清明与清明节
清明节的名称与此时天气物侯的特点有关 。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
中国传统节日介绍图[6]
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 , 则清明风至 。”“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 。《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 。故谓之清明 。”虽然作为节日的清明在唐朝才形成,但作为时序标志的清明节气早已被古人所认识,汉代已有了明确的记载 。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和民众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气候规律,比较适宜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物候、降雨等方面的变化,对人们依时安排农耕、蚕桑等活动有不可或缺的指导意义 。到了清明,气温变暖,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 。所以清明对于古代农业生产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节气 。农谚说 “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正是说的这个道理 。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记载:“清明节,命蚕妾 , 治蚕室······”说的是这时开始准备养蚕 。其中的“清明节”还只是一个节气,不是节日 。
清明节气在时间和天气物侯特点上为清明节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该节气被看作清明节的源流之一 。
关于清明节的资料
有关清明节的传说故事民俗二三事

关于清明节的资料有哪些清明节大约源自两千多年前的周代,并在此后吸收了寒食节与上巳节的风俗习惯 。
清明虽然出现得晚,但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是传统春季节俗的综合与升华 。萧放解释,中国向来十分重视祭祀祖先,但上古并无墓祭的礼俗 , 祭祀都在宗庙里进行 。时至春秋战国时期,墓祭风气才渐浓 。
但此时,这种习俗似乎还限于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家 , 直到唐朝,祭墓风俗才扩大到整个社会 。唐玄宗曾以政令的形式将民间扫墓的风俗固定在清明前的寒食节 。
斗转星移,清明渐渐成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浓厚的文化符号之外 , 也有了指导农耕的现实意义 。“清明春始草青青,种瓜点豆好时辰 , 植树造林种甜菜,水稻育秧选好种 。”
有关清明节的资料_关于清明节的资料有哪些

文章插图
清明真正成为民俗节日是在唐宋之后,它走了与传统节日生成的不同路线 。古代节日一般依据节气时令,但脱离节气时间点 , 另外生成民俗节日,比如立春到春节、夏至到端午节走的就是这一路径 。
【有关清明节的资料_关于清明节的资料有哪些】在2016年年12月底,“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让包括清明节在内的中国传统节日又添了一抹文化色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