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可夫斯基的生平简介及代表性作品生平简介:
柴可夫斯基1840年5月7日生于矿山工程师兼官办冶金工厂厂长家庭 。
1859年毕业于圣彼得堡法律学校,在司法部任职 。
1861年入俄罗斯音乐协会音乐学习班(次年改建为圣彼得堡音乐学院) 。1863年辞去司法部职务,献身音乐事业 。
1865年毕业后,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同时积极创作,第一批作品问世 。受富孀梅克夫人资助,1877年辞去教学工作专事创作 。
1878-1885年间曾多次去西欧各国及美国旅行、演出 。
【柴可夫斯基作品_下列音乐作品中,由柴可夫斯基作曲的是】1893年6月荣获英国剑桥大学名誉博士学位 。同年10月底在彼得堡指挥《6号悲怆交响曲》首次演出后不久即去世 。
代表作品:
第四、第五、第六(悲怆)交响曲,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黑桃皇后》,舞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第一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罗科主题变奏曲》;
第一弦乐四重奏、钢琴三重奏《纪念伟大的艺术家》、交响序曲《1812年》、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交响幻想曲《里米尼的弗兰切斯卡》、意大利随想曲、弦乐小夜曲以及大量声乐浪漫曲 。
文章插图
扩展资料:
柴可夫斯基的创作深刻地反映了19世纪下半叶处在腐朽的沙皇专制制度下,俄国知识分子对光明的向往,对黑暗现实的苦闷压抑的感受 。
他善于在矛盾冲突中捕捉人物的思想感情 , 深入揭示人物的内心体验 。他继承了格林卡以来俄国音乐发展的成就;又注意吸取西欧音乐文化发展的经验,重视向民间音乐学习,他把高度的专业创作技巧和俄罗斯民族音乐传统很好地结合起来 。
他把清晰而感人的旋律,强烈的戏剧性冲突和浓郁的民族风格富于独创性地有机地融合在他的作品中,为俄国音乐文化和世界音乐文化作出了宝贵的贡献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柴可夫斯基的作品有哪些?柴可夫斯基的作品有《叶甫盖尼·奥涅金》、《黑桃皇后》、《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 。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英文:Pyotr Ilich Tchaikovsky 或 Peter Ilyich Tchaikovsky),中国乐迷亲切称之为“老柴”,俄罗斯浪漫乐派作曲家,也是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以及世界最伟大的古典音乐作曲家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柴可夫斯基的优秀作品与其一生的情感经历密不可分 。他的曲子织体饱满,旋律优美,情感更富 。
交响曲
《g小调第一交响曲》(1866年)
《c小调第二交响曲》(1872年)
《D大调第三交响曲》(1875年)
《f小调第四交响曲》(1878年)
《e小调第五交响曲》(1888年)
《b小调第六交响曲》(1893年)——这部交响曲又称为《悲怆》,音乐具有忧郁的抒情性,可以说 是作曲家最著名的一部交响曲,完成于他逝世前两个月,并完整的体现了柴可夫斯基的美学观 。
《曼弗雷德交响曲》
《降e大调第七交响曲》(这部所谓第七交响乐一般叫降E大调交响乐,是柴可夫斯基其中一部未完成 的作品 。在1891年4月的美国之旅中 , 柴可夫斯基开始构思一部名为“生命”(Zhizn)的交响乐,并 且记下了一些主题 。后来他转向创作其他作品,而这部交响乐一直未构思完,可能他已经放弃了这 部作品 。但“生命”的一些主题被用来创作他的降E大调交响乐,有时又叫第七交响乐 。)
芭蕾舞剧
《天鹅湖》(1876年)
《睡美人》(1889年)
《胡桃夹子》(1892年)
歌剧
叶甫盖尼·奥涅金(1879年)
黑桃皇后(1891年)
管弦乐作品
《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1869年)
《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1874年)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1878年)
《1812序曲》(1880年)
《弦乐小夜曲》(1880年)
《意大利随想曲》(1880年)
《哈姆雷特幻想序曲》(1888年)
《第三钢琴协奏曲》
柴可夫斯基的作品风格?柴可夫斯基的旋律纯属俄罗斯风格,凄绝美艳,虽然难免与人以窠臼的感觉,但是却带著一抹悲伤的感情,就好像寡妇夜半的哀哀啼泣 。柴科夫斯基生活的年代正处于沙皇专制制度腐朽没落的时期 , 他热爱祖国,关心俄国人民的命运 , 但他又看不到俄国社会的出路 。他从生活中深深感受到俄国政治的黑暗与腐败 , 但他的政治态度却又是保守的王朝拥护者 。这种无法克服的矛盾不断促使柴科夫斯基对祖国的前途、社会的出路、人生的意义进行深刻的思考,并把这种生活感受融化到他的创作中去 。这可以说是柴可夫斯基创作上的基本思想倾向 。柴可夫斯基虽不直接选取现实的政治生活、社会冲突等作为自己创作的题材,但却通过自己对于时代悲剧性的感受,深刻揭示了对光明理想的追求、对生活意义的理解 。
柴科夫斯基是在60年代中期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思想高涨时期走上创作道路的 , 60年代的进步社会思潮给柴可夫斯基以积极的影响 。尽管他在政治观点上是比较保守的 , 但他一生在思想上和美学观点上保持了60年代的进步传统 。从创作基本面貌上看 , 柴科夫斯基的前期创作比较倾向于表现对光明欢乐的追求和信心 , 而后期则更倾向于表现深到的悲剧性 。他在70年代末所写的《第四交响曲》和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则属于他在前后两个时期交界时的作品 。
就体裁而论,柴科夫斯基是一位涉及范围广泛的作曲大师 。他在交响曲、歌剧、舞剧、协奏曲、音乐会序曲、室内乐以及声乐浪漫曲等方面都留下了大量名作 。
交响曲在柴科夫斯基作品中占突出地位 。柴科夫斯基一生共写过6部交响曲和1部标题交响曲 。他的第1、第2、第3、交响曲写于70年代中期以前,均属于前期创作 。这3部交响曲体现了柴可夫斯基与М.И.格林卡以来俄罗斯交响音乐传统的联系 。这3部交响曲都属于生活风俗性和抒情性作品,在主题上往往采用民歌素材 。柴可夫斯基的后3部交响曲以及《曼弗雷德》交响曲 。属于后期创作,风格上转向深刻的心理刻划,它们的主题思想都属于表现主人公对幸福的渴望和阻挠幸福的“厄运”之间的矛盾冲突 。f小调《第四交响曲》写于1877~1878年,作者把此曲献给梅克夫人,但在总谱手稿上只写“献给我的挚友” 。柴科夫斯基赋予这部交响曲的序奏主题以极重要的意义,让它贯穿整个交响曲的4个乐章,称它为整个作品的核心,是“厄运”的象征 。虽然在第1乐章中个人和厄运间发生了悲剧性的激烈冲突 , 但在末乐章中则体现了力图摆脱苦闷,走向人民,从人民的欢乐中获得对生活的信心的乐观结局 。e小调《第五交响曲》写于1888年 。在这部交响曲中也有一个代表“厄运”形象的序奏主题贯穿全曲,并且全曲的最后也是在凯旋式的尾声中结束 。b小调《第六交响曲》写于1893年,此曲完成后,柴科夫斯基接受其弟莫杰斯特的建议 , 题名为《悲怆》 。此曲是柴科夫斯基悲剧性交响曲创作的高峰 。全曲在经过激烈的戏剧性冲突和对生活的美好憧憬之后,达到的是悲剧结局 。末乐章一反交响曲的传统布局,用非常近似追思曲气氛的慢板代替了热烈的终曲 。标题交响曲《曼弗雷德》写于1885年,这是根据G.G.拜伦的同名诗剧而写的交响曲,抑郁寡欢的主人公的最后命运是充满悲剧性的 。柴科夫斯基交响曲中所蕴含的感情十分丰富,复杂,深刻 , 感人 。正是因为他在创作过程中内心不断涌动的情感使他经常打破传统交响曲的模式 , 将自己的感情完全表达出来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柴科夫斯基的交响曲是最感人至深的 。
歌剧是柴科夫斯基创作中另一重要领域 。柴可夫斯基一生共写过11部歌剧,其中最卓越的作品是他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和《黑桃皇后》 。这两部歌剧的脚本都是根据A.C.普希金的同名作品改编的 。《叶甫盖尼·奥涅金》写于1877~1878年 。歌剧表现了塔吉雅娜、奥涅金、连斯基等几个贵族青年由于厌倦了本阶级的生活方式,在朦胧地追求理想的生活道路上所经历的悲剧,表现了历史的趋向 。音乐以悠长、抒情的旋律 , 细致表现人物心理为特征 。《黑桃皇后》写于1890年,所表现的主题思想也是幸福的理想被残酷的现实所粉碎的悲剧 。音乐在刻划人物性格、表达戏剧冲突上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
柴科夫斯基在舞剧音乐创作上也取得了具有世界意义的成就 。他一生写了3部舞剧音乐:《天鹅湖》(1875~1876)、《睡美人》(1888~1889)和《胡桃夹子》(1891~1892),都已成为世界舞剧艺术中影响巨大的作品,广泛流传在各国的芭蕾舞台上 。柴可夫斯基对舞剧音乐进行了许多革新,他克服了过去舞剧音乐的公式化弊病,赋予舞剧音乐以交响性的发展 , 使之更富于戏剧性,大大提高了舞剧音乐的表现力 。
在器乐协奏曲方面柴科夫斯基比较突出的作品是他的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1874~1875)和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1878) 。前者是一部明朗乐观的作品,第1乐章热情洋溢,第2乐章优美抒情 , 末乐章粗犷豪迈,并在壮丽的凯歌般的音乐中结束了全曲 。后者也是一部充满欢乐情绪的作品,主题音调和俄罗斯民间音乐有着内在的联系,整个作品在质朴的风格中富于青春的朝气和亲切的抒情,并以热烈的具有民间歌舞特点的终乐章结束全曲 。
柴科夫斯基在器乐作品中还写了一些著名的单章性的作品,如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1869)、〈1812序曲》(1880)、《意大利随想曲》(1880)等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接受М.А.巴拉基列夫的建议而作,取材于莎士比亚原著,概括地表现了原著的主题思想 。《1812序曲》是应鲁宾斯坦之约 , 为莫斯科救主大教堂重建落成而作 。救主大教堂于1812年毁于拿破仑入侵 , 故题名为《1812序曲》 。这是一部以音乐描绘战争的通俗性乐队作品 。其中的主题多采用了人们较熟悉的曲调,如圣咏《上帝,拯救你的众民》、民歌《在大门旁》以及《马赛曲》、沙俄国歌《上帝保佑沙皇》的片断等,分别表现战争双方的形象 。《意大利随想曲》反映了柴可夫斯基多次旅居意大利所得到的生活感受,特别是意大利民歌所唤起的鲜明印象 。
在柴科夫斯基为数不多的室内乐作品方面,以他的D大调《第一弦乐四重奏》(1871)和《a小调钢琴三重奏》(1881~1882)最为著名 。这两部作品都显示了柴科夫斯基在室内乐方面所具有的鲜明民族风格的独创性 。特别是《第一弦乐四重奏》的第2乐章“如歌的行板”,以乌克兰民歌《瓦尼亚坐在沙发上》为主题,更是脍炙人口 。大文豪Л.托尔斯泰曾被此曲感动得流泪 , 他说,从这个作品中可以“接融到忍受苦难的人民的灵魂深处” 。《a小调钢琴三重奏》是为悼念Н.Г.鲁宾斯坦而作,全曲只有两个乐章,但第2乐章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 但全曲仍具有3个乐章的结构特点 。柴科夫斯基以深沉的悼念和对往事的亲切回忆来寄托对亡友的哀思 。
柴科夫斯基在声乐浪漫曲方面也写出许多为人喜爱的珍品 。他的浪漫曲风格多样,内容广泛,情感真挚 。最突出的是那些戏剧性抒情浪漫曲 , 在这类浪漫曲中,也同柴可夫斯基的其他作品一样,深刻体现了主人公对光明幸福的渴望同黑暗现实间的激烈矛盾 。如《遗忘得真快》(1870)、《在热闹的舞会上》(1878)、《我们曾坐在一起》(1893)、《夜》(1893)等等 。
柴可夫斯基的所有作品?交响曲
《g小调第一交响曲-冬日浮想(Winter Daydreams)》(Op. 13, 1866)
《c小调第二交响曲-乌克兰》(Op. 17, 1872,于1879-90年修订,又称《小俄罗斯》(Little Russian))
《D大调第三交响曲-波兰》(Op. 29, 1875)
《f小调第四交响曲》(Op. 36, 1877-78)
《曼弗雷德交响曲》(Manfred Symphony, Op. 58, 1885)
《e小调第五交响曲》(Op. 64, 1888)
《b小调第六交响曲-悲怆(Pathetique)》(Op. 74, 1893)——这部交响曲音乐具有忧郁的抒情性,可以说是作曲家最著名的一部交响曲,完成于他逝世前两个月 , 并完整的体现了柴可夫斯基的美学观 。
《降E大调第七交响曲》(这部所谓第七交响乐一般叫降E大调交响乐,是柴可夫斯基其中一部未完成的作品 。在1891年4月的美国之旅中,柴可夫斯基开始构思一部名为“生命”(Zhizn)的交响乐,并且记下了一些主题 。后来他转向创作其他作品 , 而这部交响乐一直未构思完,可能他已经放弃了这部作品 。但“生命”的一些主题被用来创作他的降E大调交响乐,有时又叫第七交响乐 。)
芭蕾舞剧
《天鹅湖》(Swan Lake,Op. 20, 1875-76)
《睡美人》(The Sleepy Beauty, Op. 66, 1888-89)
《胡桃夹子》(Nutcracker, Op. 71. 1891-92)
歌剧
司令官(Voyevoda, Op. 3, 1867-68)[又名《伏尔加河上的梦》(Dream on the Volga)]
婀婷(Undine, 1869, 已毁)
禁卫兵(Oprichnik, 1870-72)[又名《卫兵生活》(The Life of Guardsman)]
铁匠瓦古拉(Vakula the Smith, Op. 14, 1874)[1885年修订后称《女靴》(The Slippers)或《奥萨纳的任性》(Oxana's Caprice)]
叶甫盖尼·奥涅金(Eugene Onegin, Op. 24. 1877-78)
奥尔良少女(The Maid of Orleans, 1878-79, 于1882年修订)
马采巴(Marzappa, 1881-83)
瑟西女巫(The Sorceress, 1885-87)
黑桃皇后(Pique Dame, Queen of Spades, Op. 68, 1890)
意奥兰塔(Yolanta, Op. 69, 1891)
协奏曲
《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Op. 23, 1874-75)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Op. 35, 1878)
《G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Op. 44, 1879-90, 1893年Ziloti加以修订)
《降E大调第三钢琴协奏曲》(为他人编纂)
交响序曲
《暴风雨交响序曲》(The Storm, Op. 76, 1864)
《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Fantasia Overture on Romeo and Juliet, 1869, 于1870和1880年两次修订)
《1812序曲》(1812 Overture, Op. 49, 1880)
《哈姆雷特幻想序曲》(Fantasia Overture on Hamlet, Op, 67a, 1888)
器乐作品
《忧伤小夜曲》(小提琴, Serenade Melancolique, Op. 26, 1875)
《洛克克变奏曲》(大提琴, Variations on a Rococo Theme, Op. 33, 1876)
《奇想小品》(大提琴, Pezze Capriccioso, Op.62, 1887)
管弦乐组曲
《D大调第一管弦乐组曲》(Op. 43, 1878-79)
《C大调第二管弦乐组曲》(Op. 53, 1883)
《G大调第三管弦乐组曲》(Op. 55, 1884)
《第四组曲〈莫扎特风格〉》(Mozartiana, Op. 61, 1887 )
《睡美人组曲》(Sleepy Beauty, Op. 66a)
《胡桃夹子组曲》(Nutcracker, Op, 71a, 1892)
其他交响乐作品
《命运交响诗》(Fate, Op. 77, 1868)
《暴风雨交响幻想曲》(The Tempest, Op. 18, 1873)
《斯拉夫进行曲》(Slavonic March, Op. 31, 1876)
《雷米尼的法兰契斯卡交响幻想曲》(Francesca da Rimini, Op.32, 1876)
《诙谐圆舞曲》(Valse Scherzo, Op. 34, 1877)
《弦乐小夜曲》(Serenade for Strings, Op. 48, 1880)
《意大利随想曲》(Italian Caprice, Op. 45, 1880)
《音乐会幻想曲》(Concert Fantasy, Op. 56, 1884)
《〈司令官〉交响叙事曲》(Voyevoda, Op. 78, 1891)
室内乐作品
《D大调弦乐四重奏第一号》(Op. 11, 1871, 其中包括著名的《如歌的行板》)
《F大调弦乐四重奏第二号》(Op. 22, 1874)
《降e小调弦乐四重奏第三号》(Op. 30, 1876)
《a小调钢琴三重奏——为纪念一位伟大艺术家而作》(Op. 50, 1881-82)
《佛罗伦萨的回忆弦乐六重奏》(Souvenir de Florence, Op. 70, 1887-90, 于1891-92年间修订)
列举柴可夫斯基的歌剧作品司令官,水女神,沙皇骑兵(禁卫兵),雪姑娘,靴子(铁匠瓦库拉),叶甫盖尼·奥涅金,奥尔良少女,马泽帕 , 瑟西女巫,黑桃皇后 , 约兰塔
柴可夫斯基的音乐作品赏析作品:《b小调第六交响曲(悲怆)》
《悲怆》它是老柴生前自认为一生中最成功的作品,也是他最得意的杰作 。
这首交响曲正如其标题所示,强烈地表现出“悲怆”的情绪,这一情绪贯穿了乐曲的始终 。这部作品里完美的体现了柴可夫斯基音乐的音乐美学观 , 乐曲旋律优美,形式均衡,管弦乐手法精巧,具有忧郁的抒情性 。因此这首《悲怆》也被誉为古今交响曲中第一流的精品 。
与老柴之前的六部交响曲不同(虽然这部交响曲标号是第六号,但是在1885年 , 作者还写过一部《曼弗雷德交响曲》,因此这部交响曲其实是第七部 。)《悲怆》的音乐主旨是描写人生的恐怖、绝望、失败、灭亡等,充满了悲观的情绪,而否定了一切肯定、享受人生的乐观情绪 。
第一乐章 慢板 , 转不很快的快板,采用奏鸣曲形式 。序奏为慢板,低音提琴以空虚的重音作为引子,由低音管在低音区演奏出呻吟般的旋律,其他乐器则如叹息般地继续 。乐曲自开始就笼罩在一种烦躁不安的阴沉气氛中 。主部的第一主题快速而富节奏感地奏出,给人以苦恼、不安和焦燥的印象 。之后乐曲的速度旋即转成行板 , 第二主题哀愁而美丽,有如暂时抛却苦恼而沉入幻想中一般 。乐章的终结部十分柔美、温和,旋律在平静的伴奏下伸展,形成谜一样的结尾 。
第二乐章 温柔的快板,自始自终一贯单纯的色彩,其构想似乎来自俄罗斯民谣 。音乐节奏不安定而稍快,全乐章呈现出昏暗、低迷的状态 。主部的主要旋律具有舞蹈般的节奏 , 却又荡漾着一丝不安的空虚感 。
第三乐章 甚活泼的快板,采用谐谑曲与进行曲混合而无发展部的奏鸣曲式 。这一乐章的主要内容反映了人们四处奔忙、积极生活的景象,有人认为这一乐章体现出作者对过去的回忆 。本乐章第一主题采用谐谑曲式,风格轻快、活泼 , 与前两个乐章的主题形成对比 。乐章的第二主题很像意大利南部的一种民族舞蹈音乐——塔兰泰拉舞曲,其主要旋律具有战斗般的感觉,但这一主题在进行曲般的旋律中,并没有明朗、快活的气息,反而呈现出一种悲壮感 。这一主题旨在表现人类的苦恼爆发时,所发泄出的反抗力量 。此部分略经扩展后,再次出现诙谐曲主题而达到高潮 。紧接着进行曲主题再现,乐章的终结部便在进行曲主题片断堆积的形态下强烈地结束 。
第四乐章 终曲,哀伤的慢板,采用自由的三段体 。乐章的主题极为沉郁、晦暗,与一般交响曲的终曲多是最为快速、壮丽的乐章正好相反,这一安排更加充分的强调了“悲怆”的主题,悲伤的旋律在两声圆号的衬托下显得更加凄凉 , 在最终无限凄寂当中结束 。
下列音乐作品中,由柴可夫斯基作曲的是只有3 , 悲怆交响曲是柴可夫斯基的作品 。贝多芬的c小调第八钢琴奏鸣曲标题也叫悲怆,但是那是悲怆钢琴奏鸣曲,而不是交响曲 。而且贝多芬那个时候还没有所谓的标题音乐 , 器乐曲都是没有名字的 , 都叫做什么f小调第一钢琴奏鸣曲,G大调第十钢琴奏鸣曲,F大调第八交响曲,这种名字 。什么悲怆奏鸣曲啊,热情奏鸣曲啊,英雄交响曲?。庑┒际呛笕思拥谋晏? ,并不是作者本人加的 。
- 柴可夫斯基简介_柴可夫斯基的简介
- 狄更斯最有名的作品 狄更斯的作品特征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谁的诗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哪位诗人的作品
- 最好的作品是什么成语_“最好的作品、最无奈的事情”猜一成语是什么?
- 最好的作品打一成语_最好的作品的成语
- 鲁迅最有名的作品 鲁迅最有名的作品有哪些
- 曹操吃鸡肋歇后语_请补全下列歇后语: 曹操败走华容道—— 曹操吃鸡肋—...
- 暗渡陈仓的典故_下列哪个成语典故与项羽有关?A、隔岸观火 B、暗渡...
- 星星变奏曲课后题_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 冰心最有名的作品 冰心最有名的作品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