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散文读后感_<汪曾祺散文选>读后感200字

汪曾祺散文读后感今天读完汪曾祺散文,感触较深 。
一是学到一些理论知识 。比如如何在文章中用字,其中他提到中国汉字的独特性和意义,他说中国汉字是用来看的,不是说的 。许多诗歌一朗诵就没有以前的东西了 , 所以他反对朗诵诗歌和散文 。他主张一字一字的认真扣字眼,沈从文的《边城》不到七万字,但写了半年 。汪曾祺的散文同样从一个一个的字来看没有什么独特 。但当放到一起那种行云流水的洒脱真的很奇妙 。他主张刻画人物不应该描写太多,而应该从环境、声音、颜色等各个方面进行描写和烘托 。如何组织文章?他说他是先在头脑里面对整个文章有了轮廓以后才写的 。要先有个整体的构思 。这些都是他端一杯清茶静坐时想出来的 。
二是他的散文风格朴素、简练 。人人看了都会明白,都能看懂,正是师承了沈从文的特点 。虽然朴素,但那是一种文学修辞,文学语言,不是方言,没有在语言上的研究和大师的本领,是写不出那样的文字的 。汪曾祺也说到老师沈从文、老舍他们是怎样练字的 。汪曾祺本人家学渊源深厚,爱好广泛,上小学时,他的祖父就给他教《论语》 , 写小论文“义”,这就相当不错了,我上小学时,除了会放羊、掏鸟窝之外,文化的东西是绝缘的 。汪曾祺散文我觉得最值得称道的是那种“真”,一点没有矫揉造作的嫌疑 。是真情、真语言 。尤其是那种语言真是难得,是应该让我们这些后辈好好揣摩的 。一看就令人舒服,可信,不像现在好多人写的文章喜欢辞采华丽,但内容空空 。不舒服,很令人别扭,不真实 。由于爱好广泛,他的散文自然就非常博雅 。草木性灵、历史文化、人物掌故、民俗风土、艺术文物…….都有涉及 。但最真的是写人物的部分 , 尤其是对师友、家世、父亲、母亲等的回忆文章写的最美 。令人陶醉,表现出他的善良、和蔼、真实 。如《多年父子成兄弟》中对父亲的回忆 , 父子之间是那样自由、平等、融洽 。《我的母亲》中对三位母亲的回忆 。虽然两位是继母,但却充满了感情和幸福 。
三是他的用情 。他对任何人都是友好的 。如对西南联大的诸多师友的回忆中,我们就能感觉到他对老师和同学的感情 。很纯真 , 很自然 , 我觉得做人就应该像他一样 。对任何人都很友好,对任何事都很认真 。且那种追求自然、朴素的养生之道也值得我学习 。文中提到的他的老师的一些为人处世 , 待客之道,修身养性我觉得对我影响还是很大的 。那都是真人真事,人在生活中应该保持一颗童心,不要装腔作势 。看书就是学习嘛 。学文章,学做人,都很重要 。
汪曾祺散文读后感300字就够孔老夫子有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食色性也”。这说明,吃东西和喜欢漂亮的事物是人的本性 。因此,吃,也就成了人类永恒的主题之一 。
古往今来,关于描写吃的文章多矣,然吾独喜汪曾祺先生的风格 。究其根本 , 在于其文字中充满了对这世界的赞美与感激,对生活的热爱与真诚 。
在《故乡的食物》里 , 作者重点写了一样平常不过的食品—炒米 。文章一开头,作者引用了《板桥家书》中的一段话:“天寒冰冻时暮,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酱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贫之具” 。此句一出,顿时让人觉得很亲切!处于社会最下层的人民 , 用一碗炒米 , 温暖着彼此的身体与心灵!
在文章的结尾,作者描写了在战乱年代的一个小插曲,没有常见的凄风苦雨,也没有常人心目中的离乱之苦,而是用幽默、浪漫的笔触,描写了一个战乱中与炒米相伴的夜晚:“记不得是哪一年,总之是我还小,国民革命军孙传芳的军队在我们县境内开了仗,我们一家带了一点行李进了炼阳观,把一坛炒米和一坛焦屑带了去 。我对这种打破常规的生活极感兴趣 。很多人家住在一起,不能煮饭,这一晚上,我们是冲炒米、泡焦屑度过的” 。在如此乱境中,还能保持这样的一份淡定,一份安静,一份从容,甚至一份幽默,这是何等的大智慧,大勇气!而这智慧和勇气有来自何处?文中自有交待:“这实在是我小时候度过的一个浪漫主义的夜晚 。”没有对生活的无比热爱,没有对生命的无比礼赞,怎么会有如此的胸襟与气魄?
 在叙述吃辣时,作者追忆了西南联大的峥嵘岁月:“我的吃辣是在昆明练出来的,曾跟几个贵州同学在一起用青辣椒在火上烧烧,蘸盐水下酒 。”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仍然自得其乐,真个是书生意气 , 挥斥方遒!
最后 , 于酸甜苦辣咸之外,作者特写了一段中国人独爱的口味:臭 。关于各种臭菜的做法与吃法,都写得妙趣横生,而最妙的就是一段关于臭豆腐的佳话:“长沙火宫殿的臭豆腐因为一个大人物年轻时常吃而出名 。这位大人物后来还去吃过,说了一句话:火宫殿的臭豆腐还是好吃 。文化大革命中火宫殿的影壁上就出现了两行大字:最高指示:火宫殿的臭豆腐还是好吃 。”人世间数十寒暑的沧桑风雨,一下子借助臭豆腐这个最不起眼的俗物,被浓缩在时间的两端 , 真是令人不胜唏嘘!
汪老说过:“我所追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谐 。”“我写的是美,是健康的人性 。美,是什么时候都需要的 。”在作者谈吃系列散文中,用疏朗清淡的笔调,写出了人世间五行八作的见闻和风物人情、习俗民风 , 富于地方特色,于平淡中显现奇崛,情韵灵动淡远,风致清逸秀异,处处透着对这世界的赞美 , 对生活的热爱 。惟有这份爱,才能撑起我们的内心世界,在纷繁芜杂的人世中,始终保持一份清明 , 一份淡定,不至于迷失了自己 。用汪老的一句话作为结尾:尽管我们有过各种创伤,但我们今天应该快活 。
汪曾祺经典散文选读后感500字我一直讨厌散文,不止是因为考试要考,而且还因为呆板无趣,看着想让人睡觉 , 每次看着看着都是迷迷糊糊,让人讨厌 。所以我的书架上什么书都有,就是没有散文集,。像什么朱自清﹑老舍﹑巴金等人的散文实在是除了被迫才读几篇 , 否则几乎不看,因为这是在太无聊了 。但是,相比之下我认为汪曾祺的散文要比其他人好多了,他的散文轻松自在 , 而且总会在不经意间流露出一丝丝隐秘的幽默,让人嘴巴一咧,会心一笑 。他的手法很有意思 , 总会在文中一些微妙的地方加上几句看似文不对题的几句话,却又在无意间把文章提升到了另一个层次 。有人评价:汪曾祺的散文没有结构的苦心经营,也不追求题旨的玄奥深奇,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汪曾祺的散文写风俗,谈文化 , 忆旧闻,述掌故 , 寄乡情,花鸟鱼虫,瓜果食物,无所不涉;汪曾祺则是要从内容到形式上建立一种原汁原味的“本色艺术”或“绿色艺术”,创造真境界,传达真情,引领人们到达精神世界的净土 。在这本书中他的《跑警报》很有意思写出了西南联大在昆明时逃飞机轰炸时的许多趣事 , 当预行警报的灯笼挂出,人们从驿道撤入郊区的深山老林 , 警报响起后,男生手里提了一大袋零食在宿舍门口等人,直到女生出来了以后上去“嗨”一声以后欣然地肩走出后门带着闲适的心,嘴里啃着零食 , 又因为是跑警报所以不能悠哉悠哉的,得带一些危险感,但还是显得不紧不慢 。让人不得不感慨道:“原来跑警报也可以这样”
又比如说《五味》他用了风趣的笔法写出了全国各地的饮食习惯以及一些趣闻 , 比如山西人的酸 , 四川人的麻辣,无锡的甜,当然包括全国各地的人都喜欢的臭豆腐 。是的,中国人口味之杂也,敢说堪为世界之冠 。当我仔细回想一下后 , 也就发现原来《舌尖上的中国》应该是根据这篇文章改变的吧 。我当然也喜欢他的《端午的鸭蛋》就连上课时也很想知道老师到底是怎样上这节课的 。
我比较喜欢的还有《多年父子成兄弟》,一对父子之中并不需要过多的语言,那无与伦比的“孩子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早春的时候带着一大堆孩子在田野上狂奔 , “我”初恋时 , 父亲在旁给我出馊主意,这种父亲哪里能够看见:如此民主而且回去理解孩子,从孩子身上学会不怕担干系 , 只是本着同学有难就要两肋插刀的的淳朴精神而去帮助他们 。儿女是属于他们自己的 。他们的现在 , 和他们的未来 , 都应由他们自己来设计 。
文如其人,汪曾祺散文的平淡质朴,不事雕琢,缘于他心境的淡泊和对人情世故的达观与超脱,即使身处逆境 , 也心境释然 。
我真的很喜欢这个作家和他一样幽默自在的散文 , 自由自在让人一看上去就可以轻而易举的理解,他并没有苦心去钻研如何写,同时也不用我们广大的读者去钻研如何读,只是像饭后的水果让人心里甜滋滋的,只是需要一颗轻松自在的心 。
汪曾祺散文《故乡的元宵》赏析赏析:
《故乡的元宵》是汪曾祺的一篇回忆性散文 。文中描绘了故乡元宵节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民间节日活动,为我们营造出其乐融融的节日氛围,从中可以体会到汪曾祺散文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欢乐的气息,展现了乡间的自然与纯美 。
从作品中不难看出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对乡土文化的怀恋,以及对故乡的爱,同时也感受到他对年之过去的惋惜,快乐的日子虽有,可总是很短暂的,我们要享受那幸福时光,但也要学会珍惜 , 不要让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 。本篇文章详略得当 , 教学时别有一番情趣,耐人寻味 。

汪曾祺散文读后感_<汪曾祺散文选>读后感200字

文章插图
拓展资料:
原文:
故乡的元宵是并不热闹的 。
没有狮子、龙灯,没有高跷,没有跑旱船 , 没有“大头和尚戏柳翠”,没有花担子、茶担子 。这些都在七月十五“迎会”——赛城隍时才有,元宵是没有的 。很多地方兴“闹元宵”,我们那里的元宵却是静静的 。
有几年 , 有送麒麟的 。上午,三个乡下的汉子,一个举着麒麟,——一张长板凳 , 外面糊纸扎的麒麟,一个敲小锣,一个打镲,咚咚当当敲一气 , 齐声唱一些吉利的歌 。每一段开头都是“格炸炸”:
格炸炸 , 格炸炸,
【汪曾祺散文读后感_<汪曾祺散文选>读后感200字】麒麟送子到你家……
我对这“格炸炸”印象很深 。这是什么意思呢?这是状声词?状的什么声呢?送麒麟的没有表演,没有动作,曲调也很简单 。送麒麟的来了,一点也不叫人兴奋,只听得一连串的“格炸炸” 。“格炸炸”完了 , 祖母就给他们一点钱 。
街上掷骰子“赶老羊”的赌钱的摊子上没有人 。六颗骰子静静地在大碗底卧着 。摆赌摊的坐在小板凳上抱着膝盖发呆 。年快过完了,准备过年输的钱也输得差不多了,明天还有事 , 大家都没有赌兴 。
草巷口有个吹糖人的 。孙猴子舞大刀、老鼠偷油 。
北市口有捏面人的 。青蛇、白蛇、老渔翁 。老渔翁的蓑衣是从药店里买来的夏枯草做的 。
到天地坛看人拉“天嗡子”——即抖空竹,拉得很响,天嗡子蛮牛似的叫 。
到泰山庙看老妈妈烧香 。一个老妈妈鞋底有牛屎,干了 。
一天快过去了 。
不过元宵要等到晚上,上了灯,才算 。元宵元宵嘛 。我们那里一般不叫元宵 , 叫灯节 。灯节要过几天,十三上灯,十七落灯 。“正日子”是十五 。
各屋里的灯都点起来了 。大妈(大伯母)屋里是四盏玻璃方灯 。二妈屋里是画了红寿字的白明角琉璃灯 , 还有一张珠子灯 。我的继母屋里点的是红琉璃泡子 。一屋子灯光,明亮而温柔,显得很吉祥 。
上街去看走马灯 。连万顺家的走马灯很大 。“乡下人不识走马灯 , ——又来了 。”走马灯不过是来回转动的车、马、人(兵)的影子,但也能看它转几圈 。后来我自己也动手做了一个,点了蜡烛,看着里面的纸轮一样转了起来,外面的纸屏上一样映出了影子,很欣喜 。乾隆和的走马灯并不“走”,只是一个长方的纸箱子 , 正面白纸上有一些彩色的小人,小人连着一根头发丝,烛火烘热了发丝,小人的手脚会上下动 。它虽然不“走” , 我们还是叫它走马灯 。要不,叫它什么灯呢?这外面的小人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 。整个画面表现的是《西游记》唐僧取经 。
孩子有自己的灯 。兔子灯、绣球灯、马灯……兔子灯大都是自己动手做的 。下面安四个轱辘,可以拉着走 。兔子灯其实不大像兔子,脸是圆的 , 眼睛是弯弯的,像人的眼睛,还有两道弯弯的眉毛!绣球灯、马灯都是买的 。绣球灯是一个多面的纸扎的球 , 有一个篾制的架子,架子上有一根竹竿,架子下有两个轱辘 , 手执竹竿,向前推移,球即不停滚动 。马灯是两段,一个马头,一个马屁股,用带子系在身上 。西瓜灯、虾蟆灯、鱼灯,这些手提的灯,是小孩玩的 。
有一个习俗可能是外地所没有的:看围屏 。硬木长方框,约三尺高 , 尺半宽,镶绢,上画一笔演义小说人物故事,灯节前装好 , 一堂围屏约三十幅 , 屏后点蜡烛 。这实际上是照得透亮的连环画 。看围屏有两处,一处在炼阳观的偏殿,一处在附设在城隍庙里的火神庙 。炼阳观画的是《封神榜》,火神庙画的是《三国》 。围屏看了多少年,但还是年年看 。好像不看围屏就不算过灯节似的 。
街上有人放花 。
有人放高升(起火),不多的几支,起火升到天上 , 嗤——灭了 。
天上有一盏红灯笼 。竹篾为骨,外糊红纸,一个长方的筒 , 里面点了蜡烛,放到天上,灯笼是很好放的,连脑线都不用,在一个角上系上线 , 就能飞上去 。灯笼在天上微微飘动,不知道为什么,看了使人有一点薄薄的凄凉 。
年过完了,明天十六,所有店铺就“大开门”了 。我们那里,初一到初五,店铺都不开门 。初六打开两扇排门,卖一点市民必需的东西 , 叫做“小开门” 。十六把全部排门卸掉,放一挂鞭,几个炮仗,叫做“大开门”,开始正常营业 。年,就这样过去了 。
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生于江苏省高邮市,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 汪曾祺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 。
1935年秋,汪曾祺初中毕业考入江阴县南菁中学读高中 。1939年夏 , 汪曾祺从上海经香港、越南到昆明,以第一志愿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 。1950年,任北京市文联主办的《北京文艺》编辑 。1961年冬,用毛笔写出了《羊舍一夕》 。 
1963年,发表的《羊舍的夜晚》正式出版 。1981年1月,《异秉》在《雨花》发表 。1996年12月 , 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推选为顾问 。1997年5月16日上午10点30分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77岁 。急求!汪曾祺散文读后感,600-800字,要高品质,谢...我这里有一篇汪曾祺的读后感,不知道算不算好 , 我不想把它放到网上,你留下个邮箱吧,我给你发过去 。
扩展
邮箱地址 beautyjenny64@hotmail.com多谢?。。。?/pre>

补充
已发送 , 注意查收 。

《看见平凡》各个章节的读后感作者:汪曾祺内容简介 本书是专为中学生精选的汪曾祺散文集 。书中所选二十三篇文章多是汪曾祺写师长父母、草木鱼虫、寻常吃食之类,文字质朴淡雅 , 行文流畅通达 。文章篇幅接近中学习作要求,选题切近日常生活,无论诵读还是作为习作范本,均可提高学生的观察、写作能力 。汪曾祺以文名,他的文章多着眼于身边寻常的人、事、物,无论语言文字 , 还是选题立意,都可以作为中小学生诵读、体味、仿写的范本 。
<汪曾祺散文选>读后感200字今天读完汪曾祺散文,感触较深 。
一是学到一些理论知识 。比如如何在文章中用字,其中他提到中国汉字的独特性和意义,他说中国汉字是用来看的,不是说的 。许多诗歌一朗诵就没有以前的东西了,所以他反对朗诵诗歌和散文 。他主张一字一字的认真扣字眼,沈从文的《边城》不到七万字,但写了半年 。汪曾祺的散文同样从一个一个的字来看没有什么独特 。但当放到一起那种行云流水的洒脱真的很奇妙 。他主张刻画人物不应该描写太多,而应该从环境、声音、颜色等各个方面进行描写和烘托 。如何组织文章?他说他是先在头脑里面对整个文章有了轮廓以后才写的 。要先有个整体的构思 。这些都是他端一杯清茶静坐时想出来的 。
二是他的散文风格朴素、简练 。人人看了都会明白,都能看懂,正是师承了沈从文的特点 。虽然朴素,但那是一种文学修辞 , 文学语言,不是方言,没有在语言上的研究和大师的本领,是写不出那样的文字的 。汪曾祺也说到老师沈从文、老舍他们是怎样练字的 。汪曾祺本人家学渊源深厚,爱好广泛,上小学时,他的祖父就给他教《论语》 , 写小论文“义”,这就相当不错了 , 我上小学时,除了会放羊、掏鸟窝之外,文化的东西是绝缘的 。汪曾祺散文我觉得最值得称道的是那种“真”,一点没有矫揉造作的嫌疑 。是真情、真语言 。尤其是那种语言真是难得,是应该让我们这些后辈好好揣摩的 。一看就令人舒服 , 可信 , 不像现在好多人写的文章喜欢辞采华丽,但内容空空 。不舒服,很令人别扭 , 不真实 。由于爱好广泛 , 他的散文自然就非常博雅 。草木性灵、历史文化、人物掌故、民俗风土、艺术文物…….都有涉及 。但最真的是写人物的部分,尤其是对师友、家世、父亲、母亲等的回忆文章写的最美 。令人陶醉,表现出他的善良、和蔼、真实 。如《多年父子成兄弟》中对父亲的回忆,父子之间是那样自由、平等、融洽 。《我的母亲》中对三位母亲的回忆 。虽然两位是继母 , 但却充满了感情和幸福 。
三是他的用情 。他对任何人都是友好的 。如对西南联大的诸多师友的回忆中,我们就能感觉到他对老师和同学的感情 。很纯真,很自然,我觉得做人就应该像他一样 。对任何人都很友好,对任何事都很认真 。且那种追求自然、朴素的养生之道也值得我学习 。文中提到的他的老师的一些为人处世,待客之道,修身养性我觉得对我影响还是很大的 。那都是真人真事 , 人在生活中应该保持一颗童心,不要装腔作势 。看书就是学习嘛 。学文章,学做人,都很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