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将世界的丰富性寓于语言之中,林白最新长篇小说《北流》出版

10月20日 , 第六届“北京十月文学月”核心活动之一 , “从时间中涌来”林白长篇小说《北流》研讨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召开 。 此次作品研讨会由十月杂志社和湖北省作家协会共同举办 , 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担任学术主持 , 陈晓明、程光炜、孟繁华、贺绍俊、陈福民、梁鸿鹰、张燕玲、王春林、张莉、何平、刘大先、黄德海、饶翔、岳雯、徐刚、丛治辰、项静、文珍、行超 , 湖北省作协李修文、张执浩 , 《十月》杂志陈东捷、季亚娅等24位知名评论家、作家、编辑 , 以及《北流》作者林白参加了此次会议 , 就作品的文学特质与艺术探索进行了充分解读与深入研讨 。
生活|将世界的丰富性寓于语言之中,林白最新长篇小说《北流》出版
文章图片

生活|将世界的丰富性寓于语言之中,林白最新长篇小说《北流》出版
文章图片

90年代以来 , 林白一直活跃在文学现场 , 且保持了高质量的创作水准 。 《北流》在十月杂志甫一亮相 , 便以其强烈而独特的艺术风格、激荡的叙事雄心引起广泛关注 。
【生活|将世界的丰富性寓于语言之中,林白最新长篇小说《北流》出版】《北流》是林白沉潜八年的长篇新作 , 也是作家二十余年书写主题与世界观的总结性呈现 。 南方母系民间经验、女性成长记忆、知识分子对20世纪中国史的思考 , 融汇在这部丰饶、磅礴的作品里 。 作者在结构与语言方式上颇费心思 , 注、疏、笺、异辞的文本结构方式打乱线性时间叙事线索 , “李跃豆词典”的粤地方言、异辞的民间语汇、“植物志”的诗歌表述使得小说语言灵动而极富表现力 。 独特的文本结构不仅提供了阐释的多重意蕴 , 更暗合了叙述的空间线索 , 注卷可看成林白“从世界走回北流” , 疏卷又可看成“出北流记” 。 时空的线索有关人物命运 , 更展现了作家深思之后的世界观 。 如果《北去来辞》林白处理的是改革开放后的当代城市流动史 , 《北流》则把叙事重点放在1990年代之前的广西本地生活中 , 其潜在的叙事野心包括用当代眼光重新回望传统、地方与个人经验 。 那条潜藏在作家精神血脉中的“北流”河 , 从南方葳蕤的草木丛林、从方言土语、从地方数十年现代进程的历史记忆里奔涌而至 。
生活|将世界的丰富性寓于语言之中,林白最新长篇小说《北流》出版
文章图片

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
批评家、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认为:“某种程度上讲 , 《北流》几乎可以看作是林白所有著作 。 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是经历了沧海桑田 。 这个沧海桑田不仅仅是作为故事 , 也不仅仅是作为叙事 , 而是作为一个人类的经验 。 如何在人类经验中 , 在一点一滴中 , 在可以像普鲁斯特那样 , 在回忆中保证生命的饱满 , 确证生命曾经存在中 , 这样的沧海桑田是如何发生的 , 如何涌动 , 如何贯彻于这个生命和这个世界 , 这其实不是一个小题 , 而是在我们思维中没有充分意识和认识到的问题 。 林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很大的题目 , 这个题目不仅仅在于理解她的这部小说 , 某种程度上可能也有助于我们理解在此时此刻中国小说面对的新的可能性 。 ”
生活|将世界的丰富性寓于语言之中,林白最新长篇小说《北流》出版
文章图片

批评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晓明
批评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晓明说 , 《北流》是一部“让我们震撼 , 让我们喜极而泣的作品” 。 而解读《北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因为它非常复杂 , “她书写了生命 , 她谈论了语言 , 用语言去谈论语言 , 她写那么多的植物 , 写自我和生活的那种关系 。 这部作品看上去有她有意的、故意的杂乱 , 但在那种杂乱中 , 恰恰是要写出生活、生命的破碎感和剪不断理还乱的生命处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