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考古百年路:实证5000年文明史 重建中国史前史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考古|考古百年路:实证5000年文明史 重建中国史前史
文章图片
庙底沟仰韶文化博物馆展出的小口尖底陶瓶 。本报采访人员 赵晓霞摄
考古|考古百年路:实证5000年文明史 重建中国史前史
文章图片
仰韶村遗址从首次发掘至今,考古学者对其共进行了4次考古发掘 。2020年8月至今正在进行的第四次考古发掘,实现了多学科的结合,深化了对仰韶文化的认知 。
图为仰韶村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现场 。本报采访人员 赵晓霞摄
考古|考古百年路:实证5000年文明史 重建中国史前史
文章图片
图为庙底沟仰韶文化博物馆展出的叶片纹彩陶盆 。本报采访人员 赵晓霞摄
考古|考古百年路:实证5000年文明史 重建中国史前史
文章图片
图为庙底沟仰韶文化博物馆展出的四瓣式花瓣纹彩陶罐 。本报采访人员 赵晓霞摄
考古|考古百年路:实证5000年文明史 重建中国史前史
文章图片
图为庙底沟仰韶文化博物馆展出的旋纹彩陶盆 。本报采访人员 赵晓霞摄
【考古|考古百年路:实证5000年文明史 重建中国史前史】在河南三门峡市仰韶文化博物馆旁的“考古百年”大型浮雕墙前,沿着标注的时间轴前行,从1921年“起步”,走过河南渑池仰韶村遗址、北京周口店遗址、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搜寻贾兰坡、袁复礼、郭宝钧、梁思永、李济、夏鼐等在中国百年考古史上熠熠生辉的前辈学者,历史的脚步在此回响 。
正如浮雕墙上的前言所述:“以1921年河南渑池仰韶村遗址发掘为开端,现代考古学在中国应运而生 。几代考古学者在中华大地上孜孜以求、薪火相传,建立起中国考古学体系 。”
始于仰韶
1921年之前,仰韶只是河南渑池韶山之阳一个不知名的村落,远在热切期待用现代考古学重建中国史前史的中国知识界的视野之外 。1921年是关键的转折点 。
1921年4月,颇具传奇色彩的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在仰韶村村南约1公里的地方,发现了一些被流水冲刷露出地面的陶片和石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后来他在《黄土的儿女》一书中记录了这一经过,写道“夜里躺在床上还思考着仰韶村这个谜……”于是下决心要在这处遗址进行一次科学发掘 。
同年10月,经北洋政府农商部和地质调查所批准,受聘于北洋政府农商部的安特生和刚刚从美国留学归来的年轻地质学家袁复礼等人,一起来到仰韶村开展考古发掘,拉开了中国田野考古的序幕,发现了以磨制石器与彩陶为特征的史前文化,将之命名为“仰韶文化” 。其中,袁复礼测量绘制的“仰韶村遗址地形图”成为中国考古学史上最早的一幅田野考古作品,科学的发掘方法为中国考古学田野发掘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表示,仰韶文化是中国现代考古学史上命名的第一个考古学文化,也是中国第一个被科学认识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它的出现推翻了中国无石器时代文化的结论 。仰韶村的发掘,标志着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的开始,也标志着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 。
2021年10月17日,仰韶村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现场,发掘现场负责人正在向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纪念大会与会代表幽默地描述仰韶村先民的生活图景:“身披丝绸、脚踩‘混凝土’地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