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年度杰出作家”冯骥才:保护文化遗产比我个人的写作更重要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画家、文化学者冯骥才是中国文化界一位难得的通才 , 他打篮球、治绘画、写小说 , 多年来又为保护中华文化遗产多方奔走 。
近日 , 冯骥才荣膺2021南方文学盛典“年度杰出作家” , 这是南方文学盛典最具分量的一项荣誉 , 用以致敬对中国当代文学及文化做出杰出贡献的写作者 。
10月24日 , 2021南方文学盛典“年度杰出作家”冯骥才在顺德北滘文化中心音乐厅为顺德市民和文学爱好者带来一场主题为“绘画是文学的梦”的精彩讲座 。
艺术|“年度杰出作家”冯骥才:保护文化遗产比我个人的写作更重要
文章图片

艺术是触类旁通的
讲座一开始 , 冯骥才以一段8分钟短片《珍藏的四季》向观众诗意地展示了他的绘画艺术生涯 。 这段影片音画俱佳 , 无需语言就让我们感受到艺术之美 。 冯骥才说:“短片中的配乐是拉赫马尼诺夫第二交响曲的一个段落 , 以及柴可夫斯基第一钢协的第二乐章 , 它们宁静 , 遥远 , 迷茫 , 伤感 , 非常触动我 。 ”
艺术|“年度杰出作家”冯骥才:保护文化遗产比我个人的写作更重要
文章图片

音乐、绘画、文学不可彼此替代 , 但它们是相通的 。 冯骥才认为 , 中国绘画把内在的文学性看得非常重要 。 “我很了解西方绘画历史 , 西方绘画不追求文学性 , 在中国山水画里 , 一句‘很有意境’就是最高评价 。 ‘意境’是什么?意境就是诗和绘画的高度融合 。 如果画家没有文学追求 , 就不了解中国画 , 不了解中国画高超在什么地方 。 ”冯骥才说道 。
谈到小说 , 冯骥才还指出 , 就描绘形象来说 , 作画时可以从容不迫 , 但写作时则要立即生出形象 。 小说家要处理多方元素 , 情节 , 性格 , 行动 , 这需要形象作为支撑 。 写作者需要找到能准确捕捉形象的语言 。 文学需要细节 , 细节需要独特 , 更需要有画面感 。 这就是所谓的“诗中有画 , 画中有诗” 。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 , 真正的文人大多是诗书画印数艺兼通 , 更有达者甚至可以和天地共振 , 故而“通”是中国文化里非常高的一个境界 。
想象力和感受力是作家的基本修养
作家要充分发挥想象 , 再进入写作 , 这是作家很重要的一条修养 。 比如《琵琶行》 , 苦命的女子讲述自己的身世之后 , 白居易写了一句:“东船西舫悄无言 , 唯见江心秋月白 。 ”这一句没有感情的表达 , 只是表现画面 , 让你读者进入艺术的情景里 , 自己去感受 。 “这是给读者留下的想象得空间 。
所谓想象力 , 就是作家从具体的经验当中超脱出来的能力 , 所以作家的语言都是在描写具体的细节和超越细节之间 , 既有形而下的 , 也有形而上的 , 既有实证的经验的 , 也有想象的超越的 , 这种结合其实才是艺术 , 这就是所谓的形式和神似 。
艺术|“年度杰出作家”冯骥才:保护文化遗产比我个人的写作更重要
文章图片

和想象力同样重要的是感受力 。 冯骥才举了雨果《九三年》和鲁迅《祝福》中的例子:雨果写一个废弃的老城门 , 已经一二百年没人打开过了 , 门上立着一把锄头 , 也不知道谁什么时候立在那儿的 , 锄头的前半端已经和土地长在一起 , 上面开满了一丛灿烂的花 。 《祝福》里写到祥林嫂拄着一根杆子 , 下端开了裂 。
在冯骥才看来 , 这开裂的细节正是鲁迅的伟大之处 , 写出了祥林嫂的生存状态 , 命运的悲苦 , 它体现出一个作家无比细致、准确的感受力 , 而这也是提高文学作品的艺术质量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