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海南劲吹“文学海风”

金秋送爽 , 又到一年收获季 , 近几个月来 , 在建党百年、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感召下 , 海南的作家频频拿出新作、力作 , 在文坛劲吹“文学海风” , 海南文学备受国内文坛关注 。
以文学馆凝固文学世界
海南省文联名誉主席韩少功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代表性作家 , 其多年来一直处于文学创作、文学实践的前沿 。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 , 韩少功的名字逐渐成为华语文学圈中最响亮的名牌之一 , 特别是在伤痕文学、改革文学、反思文学之后 , 他将视线移向厚重的传统文化 , 用作品表达对民族生存之“根”的追寻 , 对当代文坛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 也因此获得了法兰西文艺骑士勋章、华语传媒文学奖、纽曼华语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诸多荣誉 , 其作品《马桥词典》还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丛书 。 9月26日 , 位于湖南汨罗八景峒的韩少功文学馆正式开馆 , 在国内引起广泛关注 。 自2000年起 , 韩少功每年在汨罗八景峒乡居半年 , 进行思考与创作;此次韩少功文学馆的落成 , 让韩少功的《马桥词典》《山南水北》等作品 , 真正从文字世界 , 凝固成一座具体可感的文学馆 , 让文学精神感染一方水土 。
红色题材创作彰显作家水准
【海洋|海南劲吹“文学海风”】2021年 , 在建党百年的大背景下 , 海南作家的红色题材创作同样引人瞩目 。 在红色题材的儿童文学创作方面 , 海南作家张品成的《最后的比分》今年由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后广受评论界和读者的好评;此外 , 张品成的《石头记二章》《那年的离别》连续刊发于《花城》的2021年第三期、第四期 , 《抓“鬼”记》刊发于《安徽文学》第10期 , 另有多篇作品 , 相继刊登于《儿童文学》《少年文艺》《东方少年》等刊物 。 杜光辉的中篇小说《入伍》发表于《人民文学》2021年8期 , 小说中的主人公是乡村青年 , 初尝了军旅生活的艰苦 , 为救老百姓而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 一个有目标有人情味的好军人形象跃然纸上 。 严敬的中篇小说《萧萧马》发表于《中国作家》2021年9期 , 小说以一匹驰骋在湖北黄梅抗日烽烟里的马为主角 , 谱写中华儿女同仇敌忾、抵御外辱的豪情壮歌 , 以小见大 , 在细微处彰显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质 。
海洋文学创作备受关注
21世纪是海洋的时代 , 书写海洋是新时代文学创作的重要母题之一 。 近年来 , 海南作家的海洋文学创作成绩卓然 , 颇受关注 。 在2021年第10期的《人民文学》中 , 林森、王姹、植展鹏三位海南作家的作品集体亮相 。 杂志卷首语中评价植展鹏的《西沙手记》:“万物与人的海洋生态状况 , 丰富地呈现在《西沙手记》中 , 客观记述之下 , 有自豪也有自省 。 ”在“中篇小说”栏目中 , 有两部中篇来自海南 。 林森的“《唯水年轻》将古老严整的小说元素与新鲜出挑的艺术行为 , 糅合为几近完美的叙事情状 。 海或者水 , 对于此间生长的生命的风俗、伦理影响 , 特别是对意志塑造的力量 , 使这部作品内有重重涌流外有层层波涛 。 这无疑是继《海里岸上》之后 , 属于作者也属于当下文学的又一部涉及海洋的标志性中篇力作” , 《小说月报》《小说选刊》等将于近期转载此作 。 《噼里啪啦》是另一位海南作家王姹的作品 , 海岛环境、工厂与小城等元素的多重交汇 , 让读者在日常生活的叙事中窥见时代的巨变 , 展望海岛的发展与新生 。 《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认为 , 林森、王姹、植展鹏等海南作家 , 让“海洋质素”体现于人物与万物间、活化在故事与语风中 。 在更大范畴中的“乡土文学”之上 , 他们的力作 , 确凿地将海洋文学的板块绘制进了中国当代文学地图 。 从某种程度上看 , 有别开生面甚至别立新宗之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