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解密书法艺术

书法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传统艺术之一 , 被公认为国粹 。 它有法又无法 , 有形又无迹 , 有意又无意 , 给人以美感和享受、陶冶和提升 。 王羲之的行书、张旭的草书、颜真卿的楷书等 , 都在或动或静、或轻或重的千变万化中创造大境界 。
当今社会 , 学习书法蔚然成风 。 不过 , 值得关注的是 , 大众口中“书法”“书法家”“书法经典”一类词汇或表述 , 几乎停留在口耳相传、习惯性表达的层面上 , 尚未经过现代人文学术的严格检验和定义 , 也成为普通人进入书法艺术道路上绕不开的话题 。
陈硕 , 山东大学文学院教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博士 , 2018-2019学年布朗大学艺术与建筑史系访问研究员 。 针对上述疑问 , 陈硕做客波士顿清华校友会举办的TAB Talks , 并作出精彩阐释——
欣赏书法:
先要建立评价尺度与审美标准
有个故事:“欧阳询尝行 , 见古碑 , 晋索靖所书 。 驻马观之 , 良久而去 。 数百步复返 , 下马伫立 , 及疲 , 乃布裘坐观 , 因宿其旁 , 三日方去 。 ”大意是 , 以欧阳询的水平去欣赏索靖的作品 , 也得花费不短的时间“消化” 。 由此可见 , 书法欣赏水平的提高肯定不是一蹴而就的 。
这其中存在一个逻辑的悖论:没有人能在只见过一件书法作品的情况下 , 对其进行准确的欣赏与鉴别 。 所以 , 想要有效欣赏、准确鉴别一件作品 , 需要全盘了解历史上的主要书迹及相关知识 。 从这个角度出发 , “多”和“一”之间 , 彼此被循环论证了 。
在脑海中积累了一定数量书法图像与知识后 , 可以选择用“匹配”的逻辑欣赏书法 , 即把一个具体的对象 , 放在几把不同“尺子”的刻度上加以界定 。 这些“尺子”有字体(楷、行、草、隶、篆)、风格(如楷书中的魏碑、唐楷、小楷 , 唐楷又可以分出欧、褚、虞、薛、颜、柳等)、技术(用笔技巧、章法技巧、墨色技巧、文本与风格的协调技巧等)、气息(近于古今书迹的哪一类 , 高雅、低俗、清新等)等 。 每一把“尺子”都基于从庞大经典作品凝结出的知识脉络 , 当欣赏者的所见、所知越多 , “尺子”建立的标准体系就会越客观、有效 。 “匹配”对于大多数书法作品来说 , 具有可操作性 , 其实质近于“拿一件作品来与数量庞大的古代书迹比较” 。
此外 , 书法有一个十分显著的特点 , 广义上的“古代传统”几乎是后世书法的唯一来源 。 关于“传统”的成分 , 有形者是人物、作品、文字、工具等 , 无形者是历史观、审美、气息、价值判断等 。 可以这么理解 , “传统”就是“尺子”刻度的来源 。 它一方面提供了主要的范本、技术、历史知识 , 另一方面提供了主要的评价尺度和审美标准 。 只要学习或者欣赏书法 , 必然会同异常复杂、庞大的“传统”发生联系 。 需要注意的是 , “传统”本身有发展和建构的过程 , 王羲之便不是天然的“书圣” 。 例如 , 在南朝时期 , 陶弘景说:“比世皆高尚子敬 , 子敬、元常继以齐名 , 贵斯式略 , 海内非惟不复知有元常 , 于逸少亦然 。 ”“子敬”便是王献之 。 由此可见 , 当时王羲之的社会认可度远远比不上自己的儿子 。 其实 , 王羲之去世之后 , 曾一度被世人遗忘 , 其历史地位的最终确立 , 有赖于梁武帝萧衍和唐太宗李世民等人的大力推举 。
作品怎样才能成为经典
不过 , 在“传统”中居于主体的还是一些在技术、风格、审美等方面有代表性甚至伟大成就的经典之作 , 我们今天熟知的古代书法作品大都在其中 。 那么 , 什么样的作品可以称之为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