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波|圆桌|从“存在之境”,看博物馆如何面对当代艺术

中国当代艺术有哪些现状与成果 , 还有哪些发展的可能性?当下的博物馆如何面对当代艺术作品?
近日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办的“存在之境:当代艺术展”开幕式暨学术研讨会中 , 呈现了13位活跃于中国当代艺术领域的艺术家的67组(件)作品 , 在当天举办的研讨会中 , 来自艺术理论界的20余位专家学者进行了研讨 。
展览中的67组(件)水墨、油画、雕塑、影像、装置和行为艺术的作品 , 涵盖了当代艺术领域的典型主题 , 如反讽叙事、抽象性表现、女性艺术、水墨的当代转型等 , 从不同方面展示了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年间的变化和发展 , 表现着这些艺术家个体的思考及其与中国当下的文化、社会情境的互动 。
海波|圆桌|从“存在之境”,看博物馆如何面对当代艺术
文章图片

“存在之境:当代艺术展”展览现场
海波|圆桌|从“存在之境”,看博物馆如何面对当代艺术
文章图片

“存在之境:当代艺术展”展览现场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表示 , 本次展览选取部分艺术家作品以“存在之境”为主题组成展览 , 试图揭示中国当代艺术直面生存经验的状态 , 借以观察艺术家个体感受 , 勇于尝试新形式 , 不断追求艺术表现的特质 。 通过这些作品展示 , 可以感受到中国当代艺术变化和发展的一个截面 。 希望观众通过这个截面来体会艺术家的情绪 , 他们的喜好、冲动、意愿、想象 , 他们的纠结、困惑和疑虑及期待 , 进一步推测他们在整个中国当代艺术格局中的贡献与影响 , 领会艺术家的个体思考及当代艺术与当下文化、社会情境的互动状况 。
如现场展出的一组海波的摄影作品 , 他在作品中思考人、历史和时间等题目 , 这些题目和观念艺术之间的关系既紧密又疏离 。 海波长期拍摄广袤深远的东北大地农民和房舍 , 那是他记忆中的不可替换之物 , 四季变换中的树木和自然景象 , 寂寥空间中孤独的人 。 这两种形象时而交叠在画面中出现 , 也在不同作品中形成互文关系 。 他与拍摄对象长时间地相处 , 在传达观念与表现对象的他者性之间找到平衡 。
海波|圆桌|从“存在之境”,看博物馆如何面对当代艺术
文章图片

海波摄影作品
艺术家陈秋林以女性的视角、怀恋的方式记录与重组了三峡大坝拆迁的影像 。 经过沿途云阳、奉节、巫山等地的拍摄 , 呈现出三峡移民生活的现状 。 其作品中环境与人物之间形成的巨大反差与冲撞所营造出的悲剧感 , 也成为陈秋林作品的特色 。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表示 , 将以本次展览为开端 , 逐渐丰富馆内当代艺术收藏体系 。
——————————
以下为当天的学术研讨会的部分发言选录 。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孙振华:当代艺术作品中的“当代时间”
时间在艺术中如何呈现?我认为主要有以下的五种方式:
用可感的形、色、体记录和保存无数个基本特征 , 以存留时间 , 与死亡抗争;表现运动的场景 , 想象时间的因果 , 比如雕塑《拉奥孔》;表达作者的历史观和时间意图 , 比如达利的诸多作品 , 比如庞茂琨《委拉斯贵兹的客厅》 , 还有最近刚刚在西安美术馆举办的方少华的展览中的《自由重新引导人民》 , 这个作品中也有时间的错位 , 不是对客观对象的时间的描摹 , 而是把自己的时间观念通过它的作品呈现出来;借助肌理、痕迹、手印 , 呈现创作过程的时间性 , 比如东京大学的一件作品 , 是一群雕塑艺术家们用了两年半的时间把一个废弃的木屋慢慢地敲出肌理;还有就是用动态的方式直接通过作品的空间位移表现时间的变化 。 这种在雕塑、装置里面呈现的比较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