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如果春秋是个联合国:读懂春秋70国,春秋也就读懂了一半

春秋时期是一个对历史爱好者十分不友好的时期。时间久远,文字晦涩,历史记录简薄;局势复杂,国与国之间,诸侯与周王之间,还有数不清的公子公孙。因此,许多历史爱好者对春秋敬而远之。
晋国!如果春秋是个联合国:读懂春秋70国,春秋也就读懂了一半
文章插图

然而,春秋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复杂和精彩的时代。
一群群刚从周礼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的知识分子,被开放的时代和互不统属的政权赋予了无限的生命力。他们用文字和时间,思考着文明与科学的奥秘,催动着时代的发展。
他们最终汇聚成了诸子百家,争相斗艳。在使得中华文明的天空群星璀璨的同时,他们也不可避免的融入到了春秋列国争雄的时代洪流中。
而列国争雄战争中,贵族的气质和兵戈的血腥交汇在同一时代,最终影响了时代的走向,开启了战国血腥时代,奠定了大一统的基础。
可以说,华夏文明的系统性形成,不在夏商周,不在秦汉,而是在春秋时期。
所以,要寻找华夏文明之源,要读懂中国的文化走向,要明晰历史的规律,春秋都是一个不可错过的时代。古代名帅名将诸如关羽、杜预等都对春秋爱不释手,说明了春秋的分量。
所以,子彧首先带你理清春秋那些国,开启读懂春秋第一步。
如果我们把春秋比作一个华夏大地上的联合国,那么这将是一个十分恰当的比喻。而在这个公元前的联合国地区,生存着这么几种国家:
晋国!如果春秋是个联合国:读懂春秋70国,春秋也就读懂了一半
文章插图

第一种只有一个国家,周王国。因为周王是所有诸侯名义上的宗主国,也就是联合国的创始人,但在实际上对诸侯国的控制权比较无力。所能直接控制的地区不过是成周洛邑周围的土地而已,而且春秋500年还因为内部和外部的因素,土地不断缩减,逐渐丧失了周王室的威权,直至战国时期的可有可无。
第二种是中原诸侯国。诸侯们虽然权力越来越大,但也并不是完全的主权国家,除了礼法上受制于周王以外,权力上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当时的霸主。而霸主得以存在的主要原因,除了综合国力比较强以外,更重要的是诸侯们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领头羊,带领大家一起对付周边的蛮夷国家。中原诸侯数量庞大,大家所熟知的晋、秦、齐、鲁、宋等,都属于这个范畴。
【 晋国!如果春秋是个联合国:读懂春秋70国,春秋也就读懂了一半】第三种是中原诸侯国的敌人蛮夷戎狄国家。他们是诸侯们得以保持相对团结,没有像战国时期那样大打出手的主要外部威胁。而蛮夷内部也并不是铁板一块,他们分成很多小的部落和国家,由于文明发展程度没有中原高,才出现了史书中简略的记载。他们之间相互也会进行战争,甚至还会联合中原国家攻打其他的蛮夷国家。著名的楚国(由夷入夏)、义渠、西戎、孤竹等等,都属于这个范畴。
那么,要理清这个联合国,主要要搞清楚第二种和第三种国家的构成和角色。
晋国!如果春秋是个联合国:读懂春秋70国,春秋也就读懂了一半
文章插图

春秋时期的诸侯国之中有周的功臣,有周招安当地的势力头领、有圣贤先朝后裔,成分和来源十分复杂,子彧曾在解读西周分封制一文中进行详细分解,在此便不再赘述,但大家的起点相同,终点却差异巨大,纵观春秋时期的综合实力,子彧将他们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流,霸主和准霸主诸侯,晋国、楚国、齐国、秦国。
这是春秋的头部国家,几个国家常常是霸主或者有资格争霸的大国,他们凭借自己的国力,通过战争和外交,影响着春秋历史的发展,掌握着时代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