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陶|《圣陶日记(1910—1916)》手稿仿真本 入藏苏州四所学校与叶圣陶研究中心

央广网苏州10月29日消息(采访人员王锡斐)近日 , 《圣陶日记(1910—1916)》手稿仿真本入藏仪式在苏州甪直的叶圣陶研究中心隆重举行 。
圣陶|《圣陶日记(1910—1916)》手稿仿真本 入藏苏州四所学校与叶圣陶研究中心
文章图片

收藏仪式现场(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由苏州市名人馆制作的手稿仿真本 , 是《圣陶日记》首次作为出版物 , 以其原貌完整呈现于世 , 并正式入藏于江苏省苏州第一中学校、苏州市叶圣陶中学校、江苏省苏州中学、苏州叶圣陶实验小学和叶圣陶研究中心等五家单位 , 叶圣陶先生的孙辈叶小沫女士和叶永和夫妇等作为嘉宾在现场见证了入藏仪式 。
2018年 , 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苏州美术馆、苏州市名人馆)策划举办了“‘俯仰两无愧’——叶圣陶文献展(第一期)” 。 叶小沫女士和叶永和夫妇提供了大量手稿、照片等一手文献材料 , 生动展现叶圣陶先生一代师表、勤勉光辉的一生 。 而在这批资料中 , 就有叶老的《圣陶日记》等手稿 。
展览筹备期间及之后 , 在叶老家人的大力支持下 , 苏州市名人馆决定将其中最早的《圣陶日记》22册进行了仿真复制和制作出版 。 这22册日记起始于1910年11月2日(农历庚戌十月初一) , 叶圣陶先生过完十六周岁生日后的第一天 , 他决定开始记日记 , 一直写到了1916年5月14日 。 这套日记记录了叶圣陶先生从苏州公立第一中学堂(草桥中学)四年级 , 一直记录到他当上了小学教员 。 在这五年半的时光里 , 日记记录了青年叶圣陶的学习、娱乐、交友、时评、心得体会和自我反省 , 反映了他的成长历程和所思所想 , 是研究这位大家的第一手史料 。
《圣陶日记》原稿的经历可谓传奇 。 1937年中秋节后 , 叶圣陶先生因抗战全面爆发举家西行之时 , 《圣陶日记》原稿就被匆忙遗落在苏州旧居 , 幸运地成为西行前诸多日记中唯一的幸存者 。
【圣陶|《圣陶日记(1910—1916)》手稿仿真本 入藏苏州四所学校与叶圣陶研究中心】“《圣陶日记》是研究叶圣陶早年最珍贵的资料 , 最真实地记录了爷爷的青年生活 。 他后来的一个重要身份是教育家 , 但他从一开始就喜欢当教师吗?日记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 , 那他究竟如何热爱上教育 , 并作为一生的事业投身其中的 。 看了这个日记就可以了解到他最初的思想和成长的过程 。 ” 叶圣陶的孙女表示 。
叶圣陶的孙子叶永和坦言非常清楚《圣陶日记》的珍贵价值 , 但此前他们只能婉拒一些叶圣陶研究者们求阅的需求 。 “因为真本已经很老旧了 , 经历了一百年 , 毛边纸再翻真的要翻烂了 。 而今有了这个仿真本 , 大家都可以看 , 我们都非常高兴 , 终于可以让更多的人穿越到百年前 , 去了解爷爷的青年时光了 。 ”
圣陶|《圣陶日记(1910—1916)》手稿仿真本 入藏苏州四所学校与叶圣陶研究中心
文章图片

《圣陶日记》仿真本(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苏州市名人馆相关负责人则表示:苏州名人馆之所以下定决心来做这件事 , 是因为《圣陶日记》与苏州是息息相关的 。 日记中除了叶圣陶先生本人的经历 , 还记录了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大事件 , 是研究那一时期苏州历史的重要文献资料 , 而这本《圣陶日记》正式入藏四所学校和叶圣陶研究中心后 , 今后无论开展文化工作还是教育工作 , 它都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