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群山之间|好书赏读|这段时光,他有用真心对待——读陈涛《在群山之间》

在群山之间|好书赏读|这段时光,他有用真心对待——读陈涛《在群山之间》
本文图片

《在群山之间》的作者陈涛曾在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挂职两年 , 担任池沟村第一书记 。 本书就是以他担任第一书记期间带领山村农民脱贫为主线 , 多方面呈现了这个边远小镇的风貌、社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索 。 这样的主题其实不是很好写 , 容易写成工作笔记之类的东西 , 流于平铺直叙 。 而本书读来亲切感人 , 非常难得 。
【在群山之间|好书赏读|这段时光,他有用真心对待——读陈涛《在群山之间》】这部作品之所以能够打动人心 , 我以为主要与作者真诚的态度有关 , 他直面自我和农村社会现实 , 不虚美 , 不隐恶 。 给我印象颇深的有两个方面 。
一是作者对自己孤独和软弱心理的描摹 。 钱锺书在《中国诗与中国画》中说:“风无形 , 可以从飞沙、麦浪、波纹中看到风的形状 。 ”内心情感也是如此 , 往往通过具体的事物才能显现和得以赋形 。 只身一人置身偏远落后的高原小镇 , 难免孤独 。 在《生命中的二十四个月》《在群山之间》两篇中 , 作者都用较大的篇幅通过一系列日常生活行为来描摹自己的孤独 。 他因为独自喝茶而对茶壶产生了情感 , 写道:“极无聊时 , 会把所有的紫砂壶摆放在茶台上 , 分别放入不同的茶叶 , 再一一注满开水 , 盖上壶盖 , 用热水轻润壶身 。 对于它们 , 我是喜爱的 , 它们始终陪伴着我 。 在无数个深夜里 , 我们互相凝视 , 在孤独中 , 我们互相诉说 , 在陪伴中 , 壶身日趋透润 , 盏内五彩斑斓 , 它们如同我最亲近的朋友 , 以这种方式陪我见证并记录了这段时光 。 ”常用紫砂壶的朋友都知道 , 有“养壶”之说 。 作者不仅养壶 , 使壶身日趋透润 , 还能与之对话 , 这也许是长期处于极度孤独中才会有的冥想状态吧 。 他逐渐学会了与孤独相处 , 以至于超越自己低落的情绪 , 更好地进入工作状态 。 他还写了独处中的脆弱 , 如年幼的女儿在雪夜打来电话 , 自己不禁潸然泪下 。
二是直面落后农民的心理状态 。 作者在《后记》中谈到自己的创作追求:“从我写下第一个字时 , 我就知道这并不仅仅是关于环境与工作的记录 , 我试图去穿透生活的表面 , 在展示不同群体的形象以及努力中思考复杂的人性 , 揭示永恒的困境 。 ”在脱贫攻坚中 , 他看到了农民的良善、朴实、上进 , 也尝试去正视和理解他们身上的缺点;他看到了乡镇基层干部在面对落后农民时的辛苦和无奈 。 农民教育落后始终是中国启蒙、革命和农村改革面临的问题 。 这在《芒拉乡死亡事件》中得到深刻的反映 。 低保户羊得才夫妇想使全家都享受一类与二类低保 , 但不符合条件 , 竟在雪夜将八十一岁的老母拉到乡政府的院子里 , 结果导致老人身亡 。 羊得才夫妇在朋友圈和微信群发视频 , 给县乡干部造成极大压力 , 弄得地方领导只得妥协让步 。 《山中来客》写了一个五十多岁的女人 。 镇干部在收费时 , 误把六百块钱给了她 。 后来她很不情愿地还了钱 , 但又因为自尊心 , 与儿子多次到镇政府闹事 。 结果也是以镇里干部妥协而告终 。 文章分析评论道:“穷固然是一个原因 , 但对于这个女人而言 , 面子才是更重要的东西吧 , 邻里的风言风语可没几个人能消受得了 。 ”对上述人物的描写、评论 , 既体现了群体的性格 , 也有人性的深度 。 作者没有简单地批评 , 而是以同情和理解的态度娓娓道来 , 揭示出脱贫攻坚中面临的一个普遍性问题 。 两个故事都很生动 , 真实感很强 , 让人感觉它们来自热腾腾的生活本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