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关注】辽宁日报:重回辽宁考古现场·牛河梁论坛3( 三 )


该遗址今年仍在发掘中 。
目前已经可以确认 , 这处聚落址内 , 除了房址、壕沟外 , 还有一个由人工堆积而成的大型土台遗迹 。 从平面上看 , 这处大型土台呈近圆角的长方形 , 分布范围近一万平方米 。 目前 , 考古工作者正对该大型土台遗迹西南转角进行发掘 。
采访人员在现场看到 , 该大型土台遗迹上已经发现了多个小型坑类遗迹 。 在一个土坑内 , 已清理出土保存完好的“之”字纹夹砂黑陶筒形罐、泥质红陶黑色彩陶壶、泥质红陶钵及贝壳类等文物 。
根据上述出土的文物特征来看 , 这个小型土坑应该是一处祭坑 , 这说明马鞍桥山遗址是一处兼具生活与祭祀功能于一体的红山文化聚落址 。
发现于40年前、被称为多元一体中华文明重要源头之一的牛河梁遗址是红山先民高等级的祭祀遗存 , 遗憾的是 , 目前还未发现其生活的聚落址 。 而马鞍桥山遗址已经发现的房址、土台和文物 , 则可以证明这是一处生活区和低等级的祭祀遗存共存的聚落址 。 它的发现 , 不仅填补了我省红山文化时期缺少低等级祭祀遗存的空白 , 还为红山文化社会等级分层和区域内聚落分化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 。
据樊圣英透露 , 通过考古人员调查 , 并结合采集的文物和发现的遗迹 , 在紧邻居住址的外围 , 还分布着与红山先民相关的墓地和窑址等遗址 。 这些发现进而说明 , 该聚落址存在着不同的功能区域 , 这对于深入研究红山文化聚落形态、发展规律、社会状况、生活方式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实证材料 。
考古“大咖”给本报点赞
10月12日晚 , 历时两天的“纪念牛河梁遗址发现4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首届红山文化牛河梁论坛”落下帷幕 。 在这次思想与观点、成果与展示相互碰撞、激发火花的高端学术论坛上 , 还活跃着一支专业且高效的采访人员报道团队 , 他们穿梭在专家和与会人员中间 , 用手中的笔与镜头记录、报道论坛上的每一个闪光点 。 他们是辽宁日报报道团队 。
“辽宁日报这支报道团队专业、敬业、高效 , 让人感动和佩服 。 ”作为论坛承办单位之一的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马宝杰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
为期两天的论坛 , 活动安排紧凑 , 时间十分紧张 。 辽宁日报的采访人员们在紧跟与会者脚步的同时 , 还要现场聆听专家们的发言、见缝插针地完成采访 。 于是 , 走廊里、广场上、茶歇室、早餐厅……都成为采访人员们采访的地点 。
“像你们这样有责任担当的采访人员 , 是好样的 。 ”虽然与采访人员们都是老朋友 , 但在论坛上看到辽宁日报的采访人员这么高效与敬业 , 年逾八旬的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名誉院长、红山文化研究权威专家郭大顺仍挑起大拇指 。
在这次论坛上 , 采访人员们把厚厚的报纸带到了会场 。 辽宁日报“重回辽宁考古现场”策划刊发的每一篇报道 , 都锁住了专家们的目光 。 一时间 , 争相传阅 。
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等业内“大咖”对辽宁日报的此次系列报道给予了肯定和赞扬 。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贾笑冰、刘国祥等专家在详细地浏览了报道内容后赞叹 , 辽宁日报派出的团队“对此次盛会作出了突出贡献”“专家与媒体良好互动也是公众考研学实践典范 , 为辽报点赞”“辽宁日报走在考古百年报道的前沿 , 独树一帜 , 影响力大” 。 全面负责马鞍桥山遗址考古发掘的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樊圣英说:“这些报纸我一定好好珍藏 。 ”
本周 , 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牛河梁遗址博物馆分别收藏了本报“重回辽宁考古现场” , 作为珍贵资料对外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