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吃粽子是什么意思?
端午节粽子都有哪些口味呢?1、广东端午节粽子 。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除鲜肉粽、豆沙粽外,还有用咸蛋黄做成的蛋黄粽,以及用鸡肉丁、鸭肉丁、叉烧肉、蛋黄、冬菇、绿豆蓉等调配为馅料的什锦粽 。
2、闽南端午节粽子 。厦门、泉州的烧肉粽、碱水粽皆驰名海内外 。
3、宁波端午节粽子 。浙江宁波粽子多为四角形,有碱水粽、赤豆粽、红枣粽等品种 。
4、嘉兴端午节粽子 。浙江嘉兴粽子历史悠久,有三角形和长方形 , 有鲜肉、豆沙、八宝等品种 。
5、苏州端午节粽子 。苏州粽子多为呈长而细的四角形,有鲜肉、枣泥、豆沙等品种,具有配料讲究、制作精细等特色 。
端午节吃粽子的起源与含义【简介】端午节吃粽子的起源:
传说,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 。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 , 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
为什么后来又用艾叶或苇叶、荷叶包粽子呢?《初学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汉代建武年间 , 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的官名),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可用艾叶包住,将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 。”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传,并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的端午节食品 。
端午节吃粽子这个习俗是为了纪念谁?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 。
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 , 以驱蛟龙 。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 。
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 。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 。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 。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 。
文章插图
扩展资料:
【端午节 粽子_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是怎么来的?】屈原对后世的影响:
一、屈原的生命意识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
屈原的作品所体现出来的生命意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时光飞逝、美人迟暮的时间紧迫感和冷峻的死亡意识 。
面对大自然的四季变换,能引发人类共通的时间意识和生命意识,中国古代文人对美人迟暮之感的抒发,代不乏人,历久弥新 。但是还没有谁像屈原那样面对时间飞逝而产生紧迫甚至恐惧的感受 。
二、屈原文学作品中的爱国精神对后世的影响
屈原作为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诗人为后世所景仰 。他那深厚执着的爱国热情,在政治斗争中坚持理想、宁死不屈、追求真理和对现实大胆批判的精神,给后世作家作出了示范 。在《离骚》中有许多表现屈原拳拳爱国之心的诗句 。
端午节其他民俗活动:
扒龙舟
扒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古代龙图腾祭祀的节仪,乃遗俗也 。至今在我国南方沿海一带仍十分流行 。传出国外后,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并形成了国际比赛 。考古表明,距今7000年左右,在沿海繁衍的岭南先民就利用独木舟在近海进行捕捞活动 。
拴五色线
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五方五行的五种颜色"青、红、白、黑、黄"被视为吉祥色 。五彩丝线或源于古代南方人的文身之遗俗,端午以五色丝线系臂,曾是很流行的节俗 。传到后世,即发展成如长命缕、长命锁、香包等许多种漂亮饰物,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屈原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 。东汉末年 , 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
晋代 , 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 。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 , 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
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 。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 , 品种增多 。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 , 粽子的用米 , 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 。
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 , 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 , 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 。
文章插图
扩展资料:
端午节的其他习俗
一 ,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 。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 。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 。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
二,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 。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 , 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 , 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
三 , 悬艾叶菖蒲
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 。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 , 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端午节习俗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西汉把粽子做为最早出现的端午时食,应属“枭羹” 。《史记》“孝武本纪”注引如淳言:“汉使东郡送枭,五月五日为枭羹以赐百官 。以恶鸟,故食之” 。大约因为枭不易捕捉,所以吃枭羹的习俗并没有持续下来 。锉是端午的主角粽子,在稍晚的东汉就已出现 。
200年后南朝梁文学家吴钧在《续齐偕记》中说:“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 , 楚人哀之,遂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 。”,按《齐谐记》说法,因为怕祭屈原之米被蛟龙所窃,因此创造了粽子这种形色 。因为蛟龙怕楝叶、绿丝 。可见人们对忠义之士感情之弥笃了 。
文章插图
扩展资料民间传说吃粽子是为纪念屈原 , 传说粽子是为祭奠投江的屈原而传承下来的 。粽子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之一,传播亦甚远 。日本、越南以及华人聚居的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等地也有吃粽子的习俗 。
粽子种类繁多,从馅料看,北方有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绿豆、五花肉、豆沙、八宝、火腿、冬菇、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广东咸肉粽、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 。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粽子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是怎么来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民间有吃粽子的习惯 , 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都是为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几千年前,屈原投入汨罗江自杀,为了不让江中的鱼吃屈原的尸体,人们包了很多粽子投入江中,所以几千年来就有了吃粽子这个习俗 。
吃粽子的来历
屈原投江后,楚国人民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鳖蟹吃屈原的尸体 , 就往江里投好吃的食物 。这样年复一年,人民为了纪念这位爱国诗人,每逢端午节那天 , 便把食物投到江里祭祀屈原 。
一天晚上,有一位老人在梦里梦到屈原,就问他:“我们给您投去那么多的食物,您吃到没有?”屈原说:“你们送给我的饭 , 都让那些鱼虾鳖蟹吃了 。”老人问“怎样才不会被他们吃掉呢?”
屈原说:“你们用竹叶把饭包起来,做成菱角形的尖角粽子,它们以为是菱角就不敢抢着吃了 。”
第二年的端午节,人们就照着屈原说的话,向汨罗江里投下尖角粽子 。可是,过了端午节后,屈原又给老人托了个梦,说:“谢谢你们给我送来了那么多粽子,我吃到了 。但大多数仍是被鱼虾鳖蟹吃了 。”这就是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 。
- 英文 端午节 英文_端午节的习俗
- 端午节 祝福_端午节对家人最经典的祝福语
- 端午节 图片_庆贺端午节的图片说说
- 端午粽子图片_粽子在端午节的含义是什么
- 端午祝福语_端午节问候语禁忌
- 端午短信祝福语_微信群发端午节祝福语:第一句是我好像爱上你了 怎...
- 端午的诗词_有关端午节的古诗?
- 端午的诗句_端午节的诗句古诗大全
- 端午的味道_描写一段端午节风俗描写
- 端午的味道 作文_以《端午节的味道》为题的作文,初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