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从今以后,看到海就想起你!三年来青岛海葬24544位故人

文/半岛全媒体采访人员 李晓哲 刘笑笑 图/半岛全媒体采访人员 吴璟
魂归大海三十年,碧海长天藏思念。10月26日上午,青岛海葬(暨生态葬)工作开展三十周年纪念活动庄重举行,在青岛市殡仪馆举行公共祭奠仪式后,从八大峡码头出发前往指定海域举行海祭仪式。青岛在全国是较早开始海葬。据了解,从1991年10月31日开始,共有24544位故人在青岛海葬。
当日上午8时,公共祭奠仪式在青岛市殡仪馆内庄重举行,敬酒、献花、放飞、放生等环节寄托了逝者家属的哀思。采访人员注意到,与一般的祭奠相比,此次公共祭奠仪式充分践行绿色祭奠的理念,采取敬献花环、祭文朗诵等方式寄托了家属对亲人的思念。并且,活动中还设置了吉祥鸽放飞、锦鲤放生等环节,让这份思念有了一份生的寄托。活动现场的音乐也一改以往的哀乐播放形式,邀请乐队现场演奏,通过小提琴演奏等方式将悲伤的情绪淡化,将思念的情思延长。
青岛@从今以后,看到海就想起你!三年来青岛海葬24544位故人
文章插图

公共祭奠之后,家属乘坐大巴抵达八大峡码头,并于10时启程,乘船20分钟抵达指定海域,开始海祭仪式。海祭仪式现场同样简单而庄重,共分纸莲放飞寄哀思、鲜花花瓣撒大海、黄土五谷献至亲、怀念亲人三鞠躬四个环节举行。11:00返航结束整个公共海祭仪式。
此次活动,是在疫情防控形势下的一次绿色祭奠活动,也是对青岛市开展海葬(暨生态葬)三十周年祭奠活动的高潮呈现。
三十年前,青岛在全国较早开始海葬。1991年10月31日,在低回的哀乐中,北海舰队“天目山”号登陆艇缓缓启航,150余位亲属将55位亲人的骨灰撒向了千顷碧海。由此开启了青岛市殡葬事业绿色发展的新阶段,这是青岛殡葬改革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更是全国殡葬事业的一个重大变革。
三十年来,在一代又一代殡葬人不懈努力下,青岛海葬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稳步发展,从大规模、单一集中的集体大规模海葬走向常态化、小规模、个性化,“葬”“祭”并重的多元模式,持续走在了全国前列。青岛海葬已经从最初以本地市民为主到覆盖全国,并与济南、潍坊、淄博、呼和浩特等地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累计24544位故人在青岛魂归大海,节约土地130余亩。
青岛@从今以后,看到海就想起你!三年来青岛海葬24544位故人
文章插图

■现场放飞和平鸽,献上“海洋之歌”玫瑰10月26日上午7时许,深秋,早晨温暖的阳光穿过清风微凉,平和肃穆的氛围在青岛市殡仪馆海葬广场萦绕。距离海祭仪式的公共祭奠环节开始还有一段时间,广场上已经聚集了前来参加仪式的数十位家属。人们表情肃穆,在等待仪式的开始,在等待与故去的亲人再诉衷肠。
当天,共有34个家庭为纪念45名逝者参与了此次海祭。
8时,仪式正式开始。为了让仪式办得简约而庄重,主办方设置了多个环节,每个环节的设置都意味深长。例如在祭品追思环节,司仪向故人献上了三杯饮品:一杯老酒,浓情热烈;一杯清水,质纯高洁;一杯清茶,清远流芳。不同的祭祀代表不同的寓意,但终归是对故人的情感寄托,对生者的衷心祝福。
青岛@从今以后,看到海就想起你!三年来青岛海葬24544位故人
文章插图

在公共祭奠现场,还设有敬献花环、佾舞祭礼、祭文追思、祭品追思、心祭追思、放飞吉祥鸽、鲜花追思、放生锦鲤环节,环环相扣,让家属有心灵的寄托。放生锦鲤环节,每个家庭派出一名代表,将数尾锦鲤在放生池中放生。采访人员注意到,当鱼儿重新回到水中畅快游泳之时,不少家属默默注视着它们,是对家人的告别,也是对生命的敬畏。当吉祥鸽放飞之时,人们的目光忍不住跟随鸽子投向天空,让鸽子带去自己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