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开掘中国传统音乐的丰富矿藏

为什么《梁祝》人们一听就懂、一听就喜欢?因为它虽然是外来的音乐形式 , 讲述的却是中国人的故事、中国人的情感
将民族的故事、民族的音乐语言 , 特别是民族风格的旋律与西方音乐形式结合 , 能够走出中国交响乐自己的路
音乐的本质是美 , 关键是情 。 要解决情感问题 , 作曲家就要深入生活 。 在创作时也要有真情实感 , 做到情真意切 , 这样写出来的作品才能引发共鸣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1957年 , 我考入了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小提琴专业 。 我和我的同学们都立志要为民族音乐做点什么 , 同时也很苦恼:我们每年都去农村体验生活 , 所到之处都说小提琴很好听 , 但当我们演奏外国小提琴名曲时 , 大家总说“听不懂” 。
当时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党支部书记刘品提出:“看来小提琴要为人民服务 , 就必须走民族化、群众化的道路 。 ”于是 , 我们成立了小提琴民族化实验小组 , 我担任组长 。 为了让农民听懂并且喜欢 , 我试着用越剧的曲调写下一首“梁祝四重奏” , 即同学们口中的“小梁祝” 。 第二年 , 恰逢上海音乐学院筹备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献礼作品 , 在“小梁祝”基础上和老师的指导下 , 我和陈钢等创作者精诚合作 , 诞生了后来家喻户晓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
遗憾的是 , 《梁祝》余音绕梁 , “小梁祝”乐谱却散失不见 。 直到2019年 , 老同学张隆华偶然发现当年用来包书的一张纸竟然是“小梁祝”的分谱!2020年 , 尘封62年的“小梁祝”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奏响 , 虽然只有短短3分多钟 , 但能听见许多被保留在《梁祝》中的熟悉旋律 。 对于喜欢《梁祝》的观众来说 , 这是一次听觉的“考古” , 也是对音乐史的补充 。
为什么《梁祝》人们一听就懂、一听就喜欢?因为它虽然是外来的音乐形式 , 讲述的却是中国人的故事、中国人的情感 。
我是浙江诸暨人 , 从小就听越剧 。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创作灵感 , 就来自越剧尹派创始人尹桂芳唱腔中一句情意绵绵的“妹妹呀”吟腔 。 创作团队把越剧唱腔特色巧妙地糅进了《梁祝》 , 使其主旋律富有江南风格和韵味 , 中国听众在情感上容易产生共鸣 。 也正是从这个角度 , 我一直说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
《梁祝》的成功让我相信 , 将民族的故事、民族的音乐语言 , 特别是民族风格的旋律与西方音乐形式相结合 , 能够走出中国交响乐自己的路 。 它的经久不衰也在提醒我们 , 要把目光投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让艺术拥抱人民 。
用民族乐器表达当代情感
“外来形式民族化 , 民族音乐现代化”的音乐理念 , 一直伴随着我 。 “民族音乐现代化”是通过吸收外来艺术的发展经验 , 使本民族音乐更富有现代性 。 《黄河大合唱》就是典型例子 , 它用合唱这种艺术形式表现抗日战争时期抵御外来侵略的民族精神 , 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 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音乐家 , 我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借鉴西方音乐作曲技巧 , 丰富音乐的表现力 , “洋为中用”地创作出充满民族韵味的交响乐作品 , 如管弦乐交响诗《龙华塔》、筝·乐·诗《陆游与唐婉》等 。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 我们的民族乐器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力 , 音区、音色和表现情感方面的功能各有不同 。 我认为 , 只有推动民族音乐适应时代、反映当代人的思想情感 , 把民族艺术提高到世界先进水平 , 才能为全人类共享 。
要做到“民族音乐现代化” , 乐器要进行革新 。 我长期钻研民族乐器与交响乐的现代化合作 , 努力挖掘二胡、古筝、柳琴、扬琴、笛子、阮、笙等传统乐器的演奏表现力 , 创作了二胡协奏曲《别亦难》《英雄泪》、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西楚霸王》、古筝独奏曲《茉莉芬芳》《姐妹歌》等 , 也曾把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改编为古筝协奏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