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开掘中国传统音乐的丰富矿藏( 二 )


与民族器乐现代化并行 , 我对戏曲音乐也进行创新探索 。 以交响乐形式呈现越剧音乐 , 推出越剧清唱剧《莫愁女》;对“中国古代音乐活化石”南音进行探索 , 改编创作交响南音《陈三五娘》等作品 , 焕新这支具有上千年历史的古老乐曲 。
在诸多民族乐器中 , 我对古筝情有独钟 。 古筝左手主韵、右手主音 , 既可抒情又可言志 , 在深刻而细致地表达东方人的情感方面游刃有余 。 我一直想写西施 , 就决定用古筝来表现这个源于家乡的故事 。 2020年 , 我新创作的古筝协奏曲《越国西施》在家乡诸暨正式首演 。 这首古筝协奏曲在音乐上糅合江南民乐与西方交响乐语言 , 将西施置于吴越相争、百姓流离失所的背景中 , 表达反对战争、渴望和平的主题 。
情真意切才能引发共鸣
我今年88岁 , 仍然忙碌在传承和讲学一线 。 前人给我们留下太多宝贵的音乐财富 , 我希望尽自己所能 , 让更多青年创作者认识到这个音乐宝库的广博与珍贵 , 也希望将自己的创作理念、多年来积累的经验播撒出去 , 生根发芽 。
如何才能写出受人民群众欢迎的作品呢?主要涉及两个问题:情感和语言 。
音乐的本质是美 , 关键是情 。 要解决情感问题 , 作曲家就要深入生活 。 在创作时也要有真情实感 , 做到情真意切 , 这样写出来的作品才能引发共鸣 。
音乐是一种语言 , 有自己的民族特点 。 民族音乐是一代代人集体创作的结晶 , 它融化在人们的血脉中 , 一听就懂 。 我们的国家疆域辽阔 , 不同地区都有自己的音乐风格 。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每一段主题 , 都有民间源头 。 中华戏曲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音乐宝库——中国的音乐语言就在民歌和戏曲里 。 中国作曲家要熟练掌握我们民族的音乐“母语” , 让人民群众能够感受到作品的亲和力、表现力 。
过去我们曾经走过弯路 。 有几年 , 大家在国外看到现代音乐品种、现代音乐技巧 , 有的创作者将其通通拿来 , 奉西方音乐技术为圭臬 , 而忽视民族音乐的丰富矿藏 , 这实在是一个错误 。
今天的青年创作者视野开阔 , 能够在广泛吸收各类音乐技巧和创作经验的同时 , 自觉返归传统、深入民间 , 积极学习民族音乐语言 ,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涌现出更多精品佳作 。
【民族|开掘中国传统音乐的丰富矿藏】(作者为作曲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 , 本报采访人员曹玲娟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