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1.63亿成交,当代艺术也太贵了吧

上周 , 在苏富比伦敦当代艺术晚拍中 , 班克斯的作品《垃圾桶中的爱》以1858.2万英镑成交(约合1.63亿人民币) , 比三年前的成交价升值了近18倍 。
艺术|1.63亿成交,当代艺术也太贵了吧
文章图片

2018年 , 这幅作品的前身《女孩与气球》 在拍卖落槌后不久 , 即掉入隐藏的碎纸机中被切碎 。 但这非但没有毁掉作品 , 反而在三年后的今天令其身价暴涨 。 或者也可以说 , 画作被切碎这件事本身完成了这一作品创作的最后一步 。
英国BBC艺术总编威尔·贡培兹评价《垃圾桶中的爱》是“21世纪初最重要的艺术作品之一” 。
而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 , 更多的感受却是迷惑不解 , 我们既不理解这个作品伟大在哪里 , 也无法准确给它归类 , 它是一幅画还是一个概念?还是“垃圾”?毕竟它已经被切碎了 。
我们无法想象如果是伦勃朗或梵高的画被切碎 , 它是否还会如此升值 。
其实不只《垃圾桶中的爱》 , 翠西·艾敏的《我的床》、阿布拉莫维奇的行为艺术、安迪·沃霍尔的《金宝汤罐头》等当代艺术作品 , 无一例外地被贴上“形式主义”“猎奇”“商业炒作”之类的标签 , 也因此引发人们的反感和拒绝 。
可同时大家又分明看到 , 那类东西非但没有消失 , 反而流行全球 , 并堂而皇之地排挤了现代艺术 , 成了艺术界的主角 。
【艺术|1.63亿成交,当代艺术也太贵了吧】我们当然要问:当代艺术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到底应该如何理解当代艺术?
这个问题的答案在于:当代艺术的审美性是什么?
继古典艺术与现代艺术之后 , 艺术史教授 王瑞芸和我们一起来到西方艺术三万年之旅的最后一站——当代艺术 。
《西方艺术三万年》最后一季 , 看理想App上相当受大家喜爱的王瑞芸老师 , 将带我们一起探寻当代艺术审美建立的关键时刻 , 听完之后 , 你或许会对当代艺术的“美”多一分理解 。
?? ?? ??
收听「西方艺术三万年3·当代的审美」
如果你看过一些当代艺术作品 , 可能会发现 , 当代艺术的特点无法用一句话概括 , 因为它根本没有可依据的外部特征 。
它一会儿能上天 , 一会儿又入地 , 一时是干的 , 另一时又是湿的 , 还可能是蓬头垢面 , 破碎恶心的……总之是毫无定型又百无禁忌 , 它让艺术彻底失去了固定的轮廓 。
这也就意味着 , 当代艺术不像过去的艺术那样有明确的技艺标准 , 以至于我们不知道从哪些方面去评判和审视 , 从而无法看出哪些作品是好作品 , 哪些人是好的艺术家 。
对此 , 有人认为如今的艺术几乎成了一个大口袋了 , 人人可以随便往里装东西 。
实际上 ,就“艺术”而言 , 任何新玩意儿要想装进去 , 手上是需要持有一张通行证的 , 那张通行证上写的正是它给艺术所贡献的审美性 。
古典艺术往艺术这个口袋里装的时候 , 它提倡的审美标准是写实 , 是自然美 , 因而很快就被接受了 。
而现代艺术在进场时 , 就是因为没有拿出审美性 , 才遭到了社会人群的抵制和唾骂 , 甚至连“野兽”这种词都用上了 。
不过现代艺术很快就照规矩办事了 , 它宣布自己的审美性是:不再模仿自然 , 而是创造“有意味的形式” , 因此请面对现代艺术时 , 别再去要求画得像不像 , 而要去看画面的构图、色彩和线条美不美 。
一旦亮出自己的审美性 , 人们就不再骂它了 , 现代艺术也就名正言顺地装进了艺术的口袋中 。
可以说 , 审美性是艺术这个物种的“生物基因” , 一旦获得这种基因 , 外表有多不同都不是问题 。 立体或平面 , 透视或变形 , 明暗或色彩 , 都只是表现“美”的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