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呼兰:我不是高学历脱口秀,也没什么人设丨专访

我最近在看《老子》《庄子》 , 还有《禅宗公案》这些书 。 我觉得非常有意思 。 《道德经》里老子说“天地不仁 , 以万物为刍狗” , 我就觉得说“脱口秀不仁 , 以万物为刍狗”(笑) 。 脱口秀吐槽任何人其实都是公平的 , 我们就是啥都说 。
第三次登上《脱口秀大会》 , 呼兰继续稳扎稳打、持续输出 , 带着“大王候选人”的赞誉一路赢到总决赛 。 但最终只获得了第五名 。 总决赛当晚 , #呼兰 意难平#登上微博热搜 , 但他没有发长文告别 , 也没有安慰一众喊着“无冕之王”的网友 , 而是退回脱口秀演员最常态且低调的创作生活 。
“满分10分的话 , 这一季我打10分吧 。 我觉得这已经是我现在能做到最好的水平了 , 所以我也没啥遗憾 。 ”呼兰在赛后接受新京报采访人员专访时坦言 。
追溯至《脱口秀大会2》 , 那时还是新人的呼兰 , 在段子里讲述了自己小时候打乒乓球的经历 , 讽刺了那些想赢又装作满不在乎的人 , 大大方方告诉所有观众 , 这个舞台来了一位野心勃勃的战斗者 。 但三年过去 , 如今的呼兰更在乎与自我战斗 。 从“吐槽内卷”、“解读消费主义陷阱”到“谈网友判案” , 呼兰在这个舞台圆满完成了这一年绝大部分情绪表达 , 也实现将话题从自我人生延展至社会热点 。 “很多话题我之前一直想说 , 但总是写不好 。 去年你让我讲消费主义 , 我觉得我自己水平还不够 , 但今年我能把我想说的说出来 , 而且说的好笑 , 这件事情就很让人开心了 。 ”
新人|呼兰:我不是高学历脱口秀,也没什么人设丨专访
文章图片

呼兰的脱口秀被很多观众喜爱 。
以下为呼兰自述:
新人对“老人”冲击力大 , 但压力更多在于自己
《脱口秀大会3》的时候 , 我拿了第三名 , 那时确实是有遗憾的 。 在比赛之中 , 任何一次淘汰都痛彻心扉 , 极其难受 。 但你拿了冠军 , 你还是要继续比 。 这个不是风凉话 , 也不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 其实你跳出来再看比赛这个东西 , 只是一个形式 。
【新人|呼兰:我不是高学历脱口秀,也没什么人设丨专访】这也是为什么 , 《脱口秀大会4》我反而没什么遗憾 。 今年有很多新人参加《脱口秀大会》 , 其实每年都如此 , 他们在线下都平均练过两年的时间 , 攒下了不少好段子 , 对“老人”的冲击力还是比较大的 。 但这一季 , 我的压力更多在于和自己比——我能不能满足观众对我的期待?这种期待并不是说呼兰要赢了谁 , 而是 , 呼兰能不能比去年要好 , 能不能看到突破 。 这个压力其实是对的 。
我始终认为 , 脱口秀的创作素材源源不断 , 只是演员的水平能不能跟得上 , 把一些比较难表达的 , 或者并不是那么好笑的素材给说出来 。 我最开始的创作 , 都是捡我过去三十年人生里最好笑的大苹果;但大苹果捡完了 , 我更担心的是 , 剩下的小苹果我能不能用我的能力 , 把它“放大”?像这一季的很多话题 , 我之前也一直想说 , 但总是写不好 。 去年你让我讲消费主义 , 我觉得我自己水平还不够 , 但今年我能把我想说的说出来 , 而且说的好笑 , 这件事情就很让人开心了 。
很多人说 , 你们这些参加了那么多年节目的老人 , 怎么每年还要来比赛?这个事情其实就像是问 , 张艺谋已经拍了这么多年 , 为什么还要拍电影?
脱口秀是我表达的出口 , 比赛只是其中的一个形式 。 如果我把我的脱口秀放在自己的社交媒体 , 确实没有这么多人来看 。 所以我认为 , 《脱口秀大会》一直有的话 , 我会一直比下去 。 而且参加了三年比赛之后 , 现在名次对我而言也无所谓了 , 它只是代表你在行业里的一个环比和同比 。 我现在更看重的是 , 我是不是自己认为 , 这一年的我能比去年更好;是不是写出了更好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