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溯源百家姓之桂姓( 三 )


清代书法家、文字训诂学家、篆刻家桂馥 , 就是如此 。
桂馥(1736年至1805年) , 字未谷 , 一字东卉 , 号雩门 。 出身于书香世家的桂馥 , 其曾祖、祖父、父亲都做过贡生 , 受家学影响 , 桂馥于书无所不览 。 他最应该令人铭记的是 , 多年致力于《说文解字》的考证和研究 , 著有《说文义证》50卷等作品 。 《说文解字》简称《说文》 , 是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编著的语文工具书著作 , 是中国最早的系统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语文辞书 , 也是世界上很早的字典之一 。
桂馥与段玉裁、王筠、朱骏声一同被誉为清代“说文四大家” 。 段玉裁、王筠、朱骏声也都是少而好学、博览群书、研读经史、潜心说文研究的语言学家、文字学家、经学家 。 段玉裁(1735年至1815年)曾师事哲学家、思想家、考据学家、经学家戴震 , 长于文字、音韵、训诂之学 , 精于校勘 , 他用三十多年的时间完成了《说文解字注》30卷 , 另有著作《六书音韵表》《古文尚书撰异》《毛诗故训传定本》《经韵楼集》等 。 王筠(1784年至1854年)于道光元年(1821年)考中举人 ,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授山西省乡宁知县 , 代理徐沟、曲沃知县 , 为政勤勉清廉 , 他精心研究《说文解字》和段玉裁、桂馥的说文著作 , 即使公务繁忙 , 也“暇则抱一编不去手” , 未尝一日废学 , 著有《说文释例》《说文句读》《文字蒙求》等著作 。 朱骏声(1788年至1858年)十三岁受读《说文解字》 , 十五岁师从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钱大昕 , 钱大昕十分欣赏他 , 说:“吾衣钵之传将在子矣 。 ”著有《说文通训定声》《传经堂文集》等著作 。 这些像桂花一样的人啊 , 安静地坚守 , 执着地追求 , 将馥郁芬芳久久传扬 。
桂花更是在与他们的邂逅中 , 成为他们心中按捺不住的喷香的饮食欲望 , 以及百转千回的浪漫怀想 。 桂馥就在《晚学集》中记载了与桂花相处的悠静时光 。 他从弱冠之年补诸生、一直到三十岁 , 都过着读书、事亲的生活 。 他喜欢与同乡颜崇榘在桂花树下谈论诗法 , 看到前人作品与自己心意相通的 , 无论长短都一概抄录 , 并以此为乐 。 他还在月光如水的夜晚 , 与家人围坐在桂花树下赏秋闲话 , 享受与桂花有关的饮食 , 桂花酒、桂花茶、桂花糖糕、桂花月饼、桂花酒酿圆子羹等 。 他那时的生活 , 成了现代人心中遥远而温馨的图画 。 这图画几乎是每一个具有传统观念的现代人热爱的 。 这画中 , 团圆祥和的心理状态和平缓纯净的生活节奏 , 慢慢流淌着 , 仿佛从天边走来 , 发出清晰的声音 , 饱含着浓浓的诗意 , 应和着深深的情怀 。
令人唇齿留香的桂花啊 , 就是这样连着古今 , 载着情感 , 牵着故乡 , 藏着幼时的记忆 , 被收进了过往的匣子 , 让一抹如烟月色烙上了厚厚的印记 。
清可荡涤 , 浓可致远 。 那么 , 趁月色清辉 , 趁桂花绚烂 , 去拿来一张银质大圆盘 , 采集一些桂花吧 。 用手轻轻触碰 , 桂花便会哗哗啦啦地落入银盘中 , 于玲珑轻巧之间 , 令人如痴如醉 。 然后 , 一层薄桂花 , 一层薄砂糖 , 轻轻缓缓地装入洁净透明的宽大方口的玻璃瓶中 。 悠闲的时候 , 用银色小勺儿轻挑着 , 细细地品尝 。
月亮 , 正慢慢地升起来 。
于是 , 那心 , 是安宁的;那胃 , 是温暖的;那日子 , 是蜜甜的 。 (责编:沈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