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诗镜铨$用一首诗便写尽了唐朝兴衰,也就只有杜甫能做到,被誉为七绝第一

用一首诗就写尽了唐朝兴衰,也就只有杜甫能做到,被誉为七绝之冠




杜诗镜铨$用一首诗便写尽了唐朝兴衰,也就只有杜甫能做到,被誉为七绝第一
文章插图

杜甫被誉为“诗史”,是因为他的人生线条一波三折,呈现出极为动荡的起伏状态。
前33年,他都处于漫游时期,少年意气风发,游历天下,结交名人雅士,其中就包括李白。而立之年后,他决定入仕报国,于是进入首府长安,一待就是十年,这是他人生的第二阶段:长安待业时期。
长安,让杜甫的仕途梦彻底破碎,在这里他看清了朝廷的腐朽、官场的黑暗,尤其安史之乱后,他更是目睹了百姓遭受的苦难,所以他便踏上了流亡之路,步入人生的第三阶段。这时他的诗风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写出了经典的三吏、三别。
但是,杜甫一生最伟大的成就主要来源于人生第四阶段:西南漂泊。




杜诗镜铨$用一首诗便写尽了唐朝兴衰,也就只有杜甫能做到,被誉为七绝第一
文章插图

这时期的杜子美饱经风霜,经历了各种各样的生死磨难,丰富的阅历已经让他的笔染上了抑郁顿挫的色彩,所以他在这人生的最后10年里,写下了大量优秀的千古名篇。
【 杜诗镜铨$用一首诗便写尽了唐朝兴衰,也就只有杜甫能做到,被誉为七绝第一】今天这首诗就写于杜甫人生的最后一个年头,公元770年在长沙的某一天,他将所有感悟都融汇在了28个字当中。创作的起因非常巧合,是因为杜甫在长沙偶遇了一个旧相识,他就是当初名满长安的著名歌手李龟年。
当年,李龟年红极一时,为长安权贵倾情演唱,而杜甫有幸听到过一回,听得是热血澎湃。只不过再次相遇时,杜甫已然白发苍苍,而李龟年也已经过气很久了,沦落到无人赏识的地步。沧海桑田、物是人非的既视感,促使杜甫写下了这首诗。




杜诗镜铨$用一首诗便写尽了唐朝兴衰,也就只有杜甫能做到,被誉为七绝第一
文章插图

《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岐王是唐玄宗的弟弟李范,崔九是崔涤,曾得玄宗宠幸,在当时是大姓人家。杜甫举这两个例子,是为了说明李龟年曾经的风光:帝王将相家中,名门权贵堂前,他都是座上宾。
从表面来看,这两句只是追忆过去、怀念旧人,可是“李龟年”作为一位杰出的艺术家,既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又是特定时代的标志和象征,也就是开元盛世的代表。在杜甫心中,李龟年与大唐的鼎盛时代是联系在一起的。
而“岐王宅里”、“崔九堂前”,既表达了杜甫对开元盛世的追忆与眷恋,同时这两个地方又是当时长安精神文化的集中场所,非常有代表性。所以,前两句看似简单,却包含了杜甫对唐朝昌盛时期的寄托。




杜诗镜铨$用一首诗便写尽了唐朝兴衰,也就只有杜甫能做到,被誉为七绝第一
文章插图

随后,杜甫笔锋一转,来到当下:正是江南风光好的时候,我在落花的季节又遇到了你。或许在开元时期,“落花时节”是一个十分美丽的时间段,也是人们争相赏景的时候,然而在唐朝由盛转衰之后,“落花时节”就不仅仅是季节了,而变成了一种大唐国势的隐喻:落花即衰败,大唐也衰了。
当然,如果我们再深入一些,可以从“落花时节”之中品味出更多细节:世运的衰颓、社会的动乱和诗人的衰病漂泊,都杂糅其中,叫人难以分解。两个见证过开元盛世的人,在经历了巨大的动荡之后,如今在江南又偶遇,可想而知二人心中的感慨是无限的。杜甫只需提一嘴“落花时节”便可,而其间的味道就很快地弥散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