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平新诗集《忽冷忽热》出版:我的写作必须与“我”的生活发生关系

日前 , “当代诗歌名家星座”诗歌丛书由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 , 收录了李少君、梁平、陈先发、汤养宗、苏历铭、李云、谢克强、阎安等国内八位具有代表性诗人的诗集 。 这八位诗人生在不同的地方 , 有浓浓的家国情怀 , 有深深的故土情结 , 有开阔的视野 , 有深刻的哲思 , 无论他们的哪一首诗提出来 , 都能让人体味到不同的诗歌立场和趣味美学 。 这套书优中选精 , 既有八位诗人以前创作的经典之作 , 也有新创作的佳作 , 既有历史的沉淀 , 也有新生活新视野的表达 。
著名诗人梁平的新诗集《忽冷忽热》 , 便是其中一册 。
|梁平新诗集《忽冷忽热》出版:我的写作必须与“我”的生活发生关系
本文图片

【|梁平新诗集《忽冷忽热》出版:我的写作必须与“我”的生活发生关系】《忽冷忽热》
如果说《时间笔记》是梁平进入耳顺之年后对时间的一种记录 , 那么 , 他的新诗集《忽冷忽热》或许是他对时间这一概念的另一种解读 。
“近十年经常挂在我嘴上的‘年事已高’ , 是真的高了 。 ”梁平告诉红星新闻采访人员 , 他曾在上山下乡时的农田基本建设战场主持过《工地战报》 , 在江津主持过文学刊物《几江》 , 后来还主持过《重庆文化报》《红岩》 。 本世纪初 , 他从重庆转场四川 , 主持了《星星》诗刊 。 2015年至今 , 他一直在主持《草堂》和《青年作家》 。 “这样的轨迹就像宿命 , 注定此生我对文学的不二选择 。 ”梁平说 。
身边的同龄人 , 大多都不再写作 , 梁平表示理解 , “想当年金戈铁马 , 气吞万里如虎” , 而如今 , 一杯清茶 , 一个案头 , 一张宣纸 , 涂点字画 , 也自得其乐 。 “但也有意外 , 一个是已故的孙静轩老爷子 , 另一个是张新泉 。 ”
在梁平看来 , 孙静轩生前似乎就没有停过笔 , 72岁时还写了数百行的《千秋之约》 。 写完后 , 孙静轩激动地到梁平办公室拿给他看 , “那神情就像孩子似的 , 而且那孩子刚刚做成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 这是诗人的气质 , 这是一种永远的激情 , 永远的写作状态 。 ”梁平说 , 这首诗是诗人拜谒陈子昂墓的凭吊诗 , 打动他的是诗人的率真和勇敢 , 是诗中力透纸背的力量 。 他认为 , 这样诗人才是真正以生命进入写作现场的诗人 。 而另一位奔八的诗人张新泉 , 拉二胡 , 吹笛子 , 一曲下来满堂喝彩 。 “重要的是笔耕不缀 , 新作接二连三 , 而且写得青春、幽默、深邃、力道 , 依然是‘一把好刀’ , 虎虎生威 。 ”
|梁平新诗集《忽冷忽热》出版:我的写作必须与“我”的生活发生关系
本文图片

梁平
梁平自我评价是一个写作不勤奋的人 , 也是一个写诗不入“群”的人 。 “上世纪80年代报刊上可以翻检很多我的名字和作品 , 而我在当年风起云涌的诗歌运动中只是散兵游勇 , 不在任何运动员的花名册上 。 这可能也是我的幸运 , 幸运我行我素 , 面目清晰如己 。 ”他说 , 他用眼睛观察世界 , 观察这个世界的“我” , 发现自己 , 认识自己 , 反省自己 , 进而甄别、辨析和思考 , 从始而终认定“我”的写作必须与“我”的生活发生关系 。
同时 , 梁平一直坚持认为 , 诗歌是一种永远的痛 , 真正优秀的诗歌是在摈弃风花雪月之后的发现与批判 。 “所以到了现在 , 我时常在我的很多诗里把疼痛直接端了出来 , 像一道麻辣很重的川菜 。 一个菜系总是在寻找对味口的人 , 比如很多人对川菜爱恨交加 , 这也算是对了味口 , 爱也好 , 恨也好 , 都是真情实感的反馈 。 尤其文学与艺术 , 我知道众口难调 , 但是诗人不是厨子 , 不必去考虑色香味面面俱到 , 更需要猛料唤起人的清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