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名记专栏 | 异口同声:职业棋手不应兼职裁判( 二 )


说实在的 , 远动员不能充当裁判是常识 。 很多围棋界以外的人可能会感到惊讶 , 撇开职业制度等宏大的东西 , 如此理所当然的事情还没有得到纠正 。 改革任重道远 。虽然长此以往 , 一切会走向破败 , 但要改革从来是非常困难的 。 从这一点看 , 区隔裁判与运动员也非易事 。如果先从此处开始革新 , 剩下的99%也会慢慢好转 。

《月刊围棋》是韩国棋院机关报 , 具有50多年悠久历史的杂志 。 许多名流经手此杂志 。 我们非常看好此次讨论 , 希望从好不容易达成一致意见的“运动员和裁判分离”开始 , 看到成果 。

围棋专栏作家朴治文
棋迷评论
玄妙求贤:讨论是不是太过琐碎了?从十几年前开始 , 围棋界“危机论”和如何做大“蛋糕”的讨论就非常活跃 , 但现在已经不了了之 。 当务之急 , 不是计较“你那份大”、“我那份大” , 而应该讨论如何把“蛋糕”做得更大 。但很遗憾 , 没有从更广的格局进行讨论 。 笔者认为 , 随着时代的发展潮流 , 如果最终无法壮大、做出更大的蛋糕 , 还不如走向有深度的文化 。本来想草率地运动化 , 结果谁都无法满意 。
玄妙求贤 回复:而且还要讨论人工智能的使用限度 。在节目中随便使用免费AI , 这样对吗?我想这是对职棋解说的扼杀 。 例如 , 在《围棋TV》的深度棋评中使用AI是对的 , 但在现场直播时 , AI会给出优势方 , 然后体现在节目中 , 使得解说无法自己作出判断 , 这是否正确?至少需要讨论一下 , 是否过度依赖人工智能的问题 。   


爱情咖啡厅:职业棋手也需要制定退休年龄 , 如果胜率低于一定程度就令其退役 , 只有从事普及工作时才能使用“职业棋手”这个名分 。

瀛洲一棋:忽然想起了三十多年前《月刊围棋》中记载的一篇棋谱 。 对局者是当时绝对强者曹薰铉九段和年过70的元老棋手 , 现已去世的李某四段(应为李康日五段 , 生于1921年——译注) 。 结果是在40多手后 , 曹薰铉九段投子 , 使李某四段中盘获胜 。究竟两人是以何等想法下围棋的呢?如果没有对局费 , 李老前辈能否完成对局呢?曹薰铉九段在40多手优势情况下投子 , 心情如何呢?

第4届棋王战曹薰铉42手中盘负李康日

尹实秀:一般的体育比赛由裁判主持 , 但围棋不同 。 因此 , 围棋不需要裁判 , 只要通过录像回放来判断是否犯规即可 。 如果像其他运动比赛一样设置录像分析室 , 就可以不用另设裁判 。

瀛洲一棋:没有职业棋手不知道韩国围棋正在慢慢沉没…… 但大家只是装作不知道而已……即使60岁以下的围棋迷几乎后继无人 , 但棋手本人却只关心没剩多少的“斋饭”和既得权利 , 那只好认为围棋界别无出路 。 不 , 职业棋手们似乎都决定要同归于尽了……谁要是能解决入段、退役、经费等问题 , 在围棋界他就可以被称为“神” 。

傍晚星光:把根本行不通的改革方案放在一边 , 像职业高尔夫那样就行 。 转不动脑筋的话 , 就抄人家答案吧 。

蓝我:反正女子联赛和元老联赛已经存在 , 所以让他们转为普及棋手是不像话的 。 职业饭碗吃不上 , 普及的人越多 , 普及棋手就能吃上饭吗?简单来说 , 就是把“如果实力下降就隐退”换了种说法 。
当港POLO 回复:普及棋手的人数限制在150名以下 , 除此以外也没办法了!
【|韩名记专栏 | 异口同声:职业棋手不应兼职裁判】(辟邪剑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