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本不太“主义”的女性主义入门书|一周新书风向标( 二 )


《当经济遇上法律:明清中国的市场演化》的作者邱澎生 , 在当年参与了《大分流》繁体版的翻译 , 他本人也认同彭慕兰的一些基本观点 , 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是主张摆脱“欧洲中心论” 。 又因为他同时专于研究法律史 , 便一直从法律的角度理解明清市场的发展 。 在2017年 , 他曾出版过《当法律遇上经济:明清中国的商业法律》 , 在如今这本书出版后 , 单看书名的主标题 , 难免让人困惑 。 初看 , “当经济遇上法律”与“当法律遇上经济”似乎是同一本书 , 再看确实是两本书 , 不过却像是一种文字游戏 。 这自然是误会 。 我们知道 , 市场活动是以法律为基础的 , 商人以及其他参与市场交易的人 , 都需要彼此认同的法令规则来建立契约、确认产权和物权 , 且在出现纠纷时解决问题 。 邱澎生此前那本书回答的问题是 , 在明清时期的中国社会 , 虽然还未出现像英国那样的商业法案 , 但实际上并不是就没有法律在起着作用 , 只不过有的是国家法 , 有的是民间法、习惯法 。 而在这本新书中 , 邱澎生把“经济”和“法律”换了位置 , 侧重点其实也随之从法律转为了市场 。
即便我们把那个经典问题的提问从“中国何以在近代落后”改为“欧洲何以在近代成功”或“中国何以在近代没有成功” , 也未必就完全走出了“欧洲中心论” 。 也正是因为这样 , 我们恐怕还是在问中国社会在当时怎么就没有像英国一样成功形成现代经济需要的条件 , 譬如经济组织(如企业、行业组织等)、经济法令(如保护私有财产的法律)和文化观念(如承认私利、盈利) 。 邱澎生则认为明清时期的中国不是没有出现 , 也不是出现得少 , 而只是没有以我们认为的那种形式和规模出现 。 他通过分析苏州商人结社、苏州与松江棉布加工业、云南铜矿业与重庆航运业等经济组织 , 并辅以分析这其中的债务诉讼 , 反驳了中国经济在当时没有发展的看法 。 可以看出他其实是在将市场发展视为一个过程 , 而这与将市场发展看作一种结果的做法——即认为天时地利人和 , 诸种条件具备 , 现代市场形态呼之欲出——大为不同 。 从这个角度看 , 他提的“市场演化”(也体现在副标题)也可以说是一种市场过程论 。 他在书中的分析和写作让人看到 , 中国的传统市场发展在明清时并不是只有一种刻板的模样 , 就连在最苛刻、最保守的道德层面 , 对人们追求利益、商人积累财富也有所改变 , 甚至对法律制度也产生了影响 。
教育
中国|一本不太“主义”的女性主义入门书|一周新书风向标
文章图片

《重新构想大学》
作者:[美] 戴维·斯特利
译者:徐宗玲 林丹明 高见
版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
2021年8月
推荐指数: ★ ★★ ★ ☆
推荐人:申婵
高等教育对学生来说 , 意味着更有含金量的文凭、更有竞争力的技能和更纯粹的学术场所 。 然而 , 21世纪的数字化冲击了大学的地位 , 互联网教育令知识和技能不再局限于大学的课堂 。 另一方面 , 从考上大学全村光荣到北大毕业生卖猪肉的轰动新闻 , 引起了全社会对大学文凭“通货膨胀”的反思 。 近些年来已有很多论著试图回答 , 大学是否要以目前的形式继续存在?
《重新构想大学》则更进了一步 , 它用充分的想象力探讨了大学未来可以有哪些形式来颠覆现有的大学形态 。 作者戴维·斯特利是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人文研究院院长 , 他邀请了一群设计师、历史学家和教育研究学者共同扩充这种想象 。 最终他们依据组织、学制、技术和属性的不同分类 , 提出了十种大学形态 , 分别是平台大学、微学院、人文智库、游学大学、博雅大学、接口大学、人体大学、高级游戏研究院、博识大学和未来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