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弗&苏轼最凄美的一首词,全词无一个“悲”字,却悲得荡气回肠( 二 )


爱妻去世后的十年,正是苏轼开始饱尝人生艰辛的十年,期间丧父丁忧,出官被贬,南北漂泊,颠沛流离。正如词人自己所说:“人生恰如风中飞蓬,雪泥鸿瓜。”经历这许多后,不过四十岁的他,容颜巨变,苍老了许多!
王弗&苏轼最凄美的一首词,全词无一个“悲”字,却悲得荡气回肠
文章插图

那么苏轼为什么会想对亡妻,表现自己如此沧桑的一面呢?原来在王弗生前,苏轼因为待人真诚,缺乏防人之心,故与各类人打交道时屡屡吃亏。每当家中有客人来时,心思聪慧的王弗便在屏风后静听,待客人走后便依据自己的判断告诉苏轼,何人宜交往,何人宜远之,后皆屡屡应验。
而且王弗颇通诗书,常常陪伴苏轼读书,苏轼偶有遗忘时,她还能提醒一二。因而对苏轼而言,她不仅仅是生活上的贤妻,更是心灵上的知己,精神上的伴侣。
这也是王弗在他的心中始终活着的原因,他有许多话想对她诉说,渴望再见到她,也许她还会温柔地抚摸他苍老的容颜。他想要她一如既往的懂他、疼他!
王弗&苏轼最凄美的一首词,全词无一个“悲”字,却悲得荡气回肠
文章插图

根据柏拉图的爱情观,在你的意念中,这世上存在一个生动而完美的他,他对你而言是毫无瑕疵、唯一永恒的。也许他不会出现在现实中,但永远活在你的心中。
王弗从物质世界永远离开了,却永远活在苏轼的精神世界中,成为他精神上的恋人。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梦中,词人又回到家乡,回到与爱妻一起生活过的地方。妻子正一如当年,在窗边对着镜台梳妆,还是那么年轻、美貌。
王弗&苏轼最凄美的一首词,全词无一个“悲”字,却悲得荡气回肠
文章插图

这是本词与别的悼亡词不同的第二点,妻子本人以极美好的形象直接出镜,其他诗人写诗词时往往喜欢借物来传达情感。比如元稹《遣悲怀》“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贺铸:“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魏宁格说:“一切美都近似于一种心理投射,即爱的要求的发散,在美学中,美就是由爱所创造的。所以男人眼中女性美离不开爱,男人赋予女人的爱,是衡量女人美丽的标准。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男人爱一个女人,一定会觉得她是美丽而有魅力的。别的诗人眼中的妻子形象都是贤惠的,符合封建社会三从四德的标准,他们对妻子都是有感情,或对对方的付出心存感恩,但是妻子在他们心中已经过世了,不过是睹物思人而已,或许也有爱,但至少爱得不深,并且他们从心底里并没有真正把对方看作地位平等的人。
王弗&苏轼最凄美的一首词,全词无一个“悲”字,却悲得荡气回肠
文章插图

王弗已经去世十年了,在苏轼的记忆中仍然是鲜活美丽的,苏轼很尊重女性,并没有把妻看作附属品,而是有血有肉的人。他是真的爱她,并且是深爱,词人对妻子发自内心的深挚的爱,才是本词最能打动读者的根本原因所在。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在梦中两人 终于相见了,事无具细,都想要向对方倾诉,千言万语却如鲠在喉,只有相思之泪如决堤般夺眶而出,此时无声胜有声。柳永的《雨霖铃》:“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和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也许是梦中的眼泪打湿了衣襟,词人从梦中醒来,回到现实。想起每到明月之夜,孤身长眠地下的妻子,一定也在思念自己、牵挂自己以至于肝肠寸断。
王弗&苏轼最凄美的一首词,全词无一个“悲”字,却悲得荡气回肠
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