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以宁|厉以宁的“诗意人生”

辩证法是思辨与实证相统一的方法 , 是关于对立统一、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哲学学说 。 厉以宁常讲 , 经济学研究要懂得哲学辩证法 , 哲学与经济学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 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 哲学的重大问题要从经济学深层内涵中寻求终极根源 , 而经济学的复杂问题只有上升到哲学高度才能看清其本质 。 青年时期的厉以宁结合对中国古代哲学与西方哲学的研读 , 深入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原理和基本问题 , 从而大大加深了他对经济学问题研究的宏观把握和理论穿透力 , 同时也让他的诗词创作蒙上了浓浓的唯物辩证法底蕴 。
厉以宁|厉以宁的“诗意人生”
本文图片

2016年9月下旬 , 厉以宁率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调研组就推进供给侧改革、加快经济转型专题在山西调研 , 途经榆次常家庄园时 , 他挥笔写下了《诉衷情·山西晋中榆次常家庄园》一词:
秋来风起白云低 , 花落沾人衣 。 新杈犹有香气 , 指路到桥西 。
园寂静 , 细流溪 , 绕长堤 。 沧桑亭阁 , 昔日楹联 , 游客深思 。
在这首词里 , 厉以宁借景抒情 , 写出了岁月长河的沧桑和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必然性 。 看我还站在一边仔细研读琢磨 , 厉老师对我说:“诗词之道 , 除了懂韵律之外 , 一是要懂历史有文学素养 , 这样根基才能牢;二是要懂感觉会想象 , 最好还能懂点辩证法 , 这样写出来的诗词才能寓意好有内涵 , 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 ”
厉以宁自幼就喜欢诵读古代诗词 , 自1947年创作第一首诗词《相见欢·仪征新城途中》以来 , 在此后70多年的岁月中持之以恒 , 被他的众多同事和学生誉为“诗意人生” 。 厉以宁的诗词很有个人特色 , 既有深刻的历史和社会沉思 , 又有底层生活的经历和感悟 , 诗词用语明快清新、朗朗上口 。 在厉以宁的诗词中 , 除了富含历史智慧和经济学理论外 , 唯物辩证法的影子也随处闪现 。 比如写于1951年的《菩萨蛮·别长沙》一词:
严堤沙岸湘江度 , 娇红艳紫湘江树 。 湘江自多情 , 欢腾送我行 。
无穷留恋意 , 伴逐霞云起 。 何处不逢春 , 春光不待人 。
词中以“何处不逢春 , 春光不待人”为结尾收句 , 写出了事物总是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 , 以及抓住青春时光努力读书和奋斗的紧迫感 。 这句之意与杜甫的七言律诗《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 , 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处 , 说明了事物的发展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道理 。
再比如写于1955年的《鹧鸪天·大学毕业自勉》一词:
溪水清清下石沟 , 千弯百折不回头 。 兼容并蓄终宽阔 , 若谷虚怀鱼自游 。
心寂寂 , 念休休 , 沉沙无意却成洲 。 一生治学当如此 , 只计耕耘莫问收 。
这首词中既含有厉以宁青年时代的志向 , 也有他对理想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锲而不舍精神 。 厉以宁常对学生们讲 , 在一个人的求学和工作历程中 , 既应学习溪水“千弯百折不回头”的韧性 , 也应有“沉沙无意却成洲”的淡泊和淡定 , 这样无论是治学还是干事 , 才能始终保有一颗忙而不乱、久而弥坚的心 。 而他自己在青年时代既有在北大图书馆资料室坐“冷板凳”的经历 , 也有在鄱阳湖畔鲤鱼洲从事农业劳动的体验 , 但他始终不曾放弃学问和研究 , 始终不曾放弃对理想的坚持和追求 , 从而成就了他后来在经济学界和诗词领域的深厚造诣 。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内部对立双方的统一和斗争是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 , 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 厉以宁诗词中对这一规律多有涉及 。 比如 , 写于2017年的《秋波媚·重读吴伟业诗〈过淮阴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