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画中一座城 城中一幅画( 二 )


作为一个开封人 , 可能没有人不知道张择端的 , 也没有人不敬重张择端的 , 更没有人不感谢张择端的 。 可以说没有张择端就没有《清明上河图》 , 没有《清明上河图》就没有清明上河园 , 没有清明上河园就没有开封旅游的空前繁荣 。 当然 , 《清明上河图》对开封的影响远不仅仅是缔造了一个清明上河园 ,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浓烈的家国之爱已融入了这座城市的每一条街道、每一幢房屋、每一个角落 。 漫步开封街头 , 纵横交错的街道有图上街巷的痕迹 , 各式各样的路灯有图上宫灯的模型 , 沿街而建的房屋有图上店铺的样子 , 蜿蜒穿城的水系有图上汴河的气韵 。 整修贯通的古城墙 , 高大雄伟的大梁门 , 古色古香的书店街、马道街、双龙巷、鼓楼街 , 总感觉与张择端笔下的汴京似曾相识 。 晚上华灯初放 , 灯火璀璨 , 龙亭湖、包公湖、汴西湖波光潋滟 , 桨声灯影 , 还有那一个个车水马龙、人声鼎沸、香气四溢的小吃夜市 , 不正是一幅立体的、彩色的、充满神韵的清明上河图吗?
《清明上河图》对开封的影响还远不止这些 。 我在开封工作期间 , 无数次地研读《清明上河图》的无尽神韵 , 无数次地与张择端隔空对话 , 无数次地追寻这座城市的历史渊源 。 我庆幸来到这座历史文化名城 , 庆幸有《清明上河图》这张千古名画 , 庆幸有张择端这个“老朋友” 。 每当研究城市建设规划 , 都会拿《清明上河图》作蓝本;每当审查城市建设项目 , 都会拿《清明上河图》作参考;每当建设城市公益设施 , 都会拿《清明上河图》作比较 。 以至于城建设计单位到开封做项目 , 第一课必定是研究《清明上河图》 。 记得当年研究开封的城市风貌 , 提出了“新宋风”的概念 , 要求既要研究宋代建筑的形式、风格 , 又要研究现代建筑的特色、语言 , 将现代建筑形式与传统建筑结合起来 , 形成“外在古典、内在时尚”的城市风貌 , 体现“海纳百川、开放包容、坚忍不拔、生生不息”的城市精神 , 使开封的城市园林、街道、路灯、标牌、候车亭、桥梁、垃圾箱、公厕、导示牌、街景小品、雕塑等形成自己独特的城市建设风格 , 摆脱千城一面的尴尬局面 。 当时我们参考的宋代城市蓝本就是这幅《清明上河图》 。 令人欣慰的是 , 经过不懈的努力 , 开封做到了这一点 , 老城改造中宋风宋韵彰显 , 张择端画笔下的不少景物得到重现 , 不少绝活儿得到挖掘 , 不少理念得到延续 。 不仅老城区改造 , 新城区建设也吸纳了不少《清明上河图》的元素 , 新建的博物馆、规划馆、美术馆、星级酒店、商场公寓 , 到处可以看到《清明上河图》的影子 , 一幅极具魅力的现实版清明上河图正在新一代开封人手中绚丽展开 。
“繁华梦断两桥空 , 唯有悠悠汴水东 。 ”在桥下船舶的往来穿梭中 , 在桥上车马的拥挤喧嚣里 , 岁岁光阴流逝而去 。 “谁识当年图画日 , 万家帘幕翠烟中 。 ”张择端的一幅《清明上河图》让开封这座城市有了美好的记忆 , 而历史也正如这一条咏叹不息的河流 , 遥接古今 , 昭示未来 , 绵绵不绝 , 演绎着一代代人的过往和沧桑 , 承载着一代代人的梦想和希望 , 描绘着一代代人的命运和影像 , 最终绘制成一幅屹立于中原大地、垂挂于广阔时空的巨幅华丽画卷!
【汴京|画中一座城 城中一幅画】(吉炳伟 作者系河南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 , 曾任开封市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