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新青年如何以美术创作回应时代

“帐篷”乱入 , 光摇声动 , 展品搬进开放式大厅……正在刘海粟美术馆举行的第十六届上海青年美术大展 , 以“新·青年”为主题 , 吹来青春的蓬勃热风 , 艺术的葱郁新风 。 “令人欣喜!参展艺术家面孔新 , 作品样貌也新 。 ”此次展览的评委之一、上海市美术家协会顾问李向阳向采访人员坦言 。
80余名青年艺术家约160件/组作品汇集在本届展览 , 年龄最小的为00后在校学生 。 这些作品是从全国近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近1800名创作者的4800余件作品中经过层层遴选脱颖而出的 , 充分展示出上海对于青年艺术人才的吸引力 。 本届展览取消了奖项 , 入展即为嘉许 , 在社会征集之外增设了专家提名、机构推荐等选拔方式 , 让更为多元的作品同台绽放不一样的美 。 在评委看来 , 这些作品未必成熟 , 更谈不上完美 , 却以敏锐的艺术触觉呈现出些许艺术拓展空间 , 积极表达自我和回应时代 , 因而值得被看见 。
以具有数字时代特点的艺术新样式 , 开辟创作表现力的“疆域”
“青年美术创作的发展与当代美术整体的创作趋势能够相互印证 , 这个展览可以说正是整个中国美术创作的缩影 。 ”此次展览的评委之一、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蒋铁骊告诉采访人员 。 他以此次集中在展馆进门处的几件雕塑作品举例 , 指出它们分别采用了木头、大理石、陶瓷、综合材料等不同的材料 , 背后涉及不同的语言手段、艺术表达 , 由此可见展览折射出丰富多元的青年美术创作生态 。
其中尤为值得关注的是 , 身处科学技术大爆发的数字时代 , 被刘海粟誉为“时代先锋”的青年艺术家自然而然在作品中展现出对各种科学技术特别是数字技术的热情 , 将媒体艺术、影像艺术等具有时代特点的艺术样式带到此次展览 。 它们大大拓展了艺术表现的“疆域” , 给人们带来别样的审美体验 。 在评委看来 , 新锐与传统并不违和 , 未来的艺术需要这样的创新 。
步入美术馆 , 于开放式大厅迎面遇见的《unfolded-豫园》 , 即为一件新媒体艺术作品 。 这是一幅高约两米、长约四五米的数字园林地图 , 只见豫园周边梧桐路、硝皮弄、丹凤路、福佑路、安仁路等一个个几乎被遗忘在时光尘埃里的老地名依次浮现在屏幕上 。 创作者李启菁 , 是一名从纽约学习新媒体艺术归来的95后 。 她在实地探访上海特有的人文标志和文化名片——豫园老城厢之后 , 以影像的方式将拆迁区域的门牌号与文字资料一同“编程”出这幅作品 , 坦言“希望以这种具有纪念性和仪式感的形式留存这片区域的历史” 。
一件乱入展厅的户外帐篷 , 则成为最让人讶异的存在 。 掀开的帐篷里 , 三台电视机播放着不同的影像 , 周围散落着便笺纸、球拍等物件 。 这竟然是一件展品 , 来自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三名00后在校学生李章程、刘景文、陈家溢 。 作品之名《190×200×120》相当任性 , 就是帐篷的尺寸 , 创作却是费尽苦心甚至苦力的 , 凝结着用脚步打量上海不同水域的艺术实践 。 刘景文告诉采访人员 , 三段影像分别记录下他们沿着松江、闵行、长宁水域行走过程中的三次探索 , “每次行走都是24小时 , 展厅里的帐篷就是我们夜宿时在水边支起过的 , 帐篷里的物件也是我们路途上用到的” 。
以具有象征意味的艺术新思维 , 传递对于社会现实的关注
创新艺术表现方式的同时 , 参与本届展览的青年艺术家们依然对当下的社会现实葆有浓郁的兴趣和昂扬的激情 , 此次展览也特别依主旨划分板块 , 更为深度地传递作品内涵 。 观众能够从中看到 , 人与自然、世界风云、国家建设、城乡发展、时尚生活、人间烟火等等无不进入艺术“后浪”们的创作视野 , 并且 , 他们在以独特的艺术思维回应时代提出的新命题 。 有评委坦言 , 相比前辈 , 这些青年艺术家更善于从自我感受出发 , 更喜欢运用象征隐喻的现代艺术手法来把握时代的表情 , 细细咀嚼 , 会发现这些作品的趣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