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建忠|展览|姜建忠:反思油画,当下仍需要“拿来主义”( 二 )


姜建忠|展览|姜建忠:反思油画,当下仍需要“拿来主义”
文章图片
《解读戴安·阿勃兹NO.7》布面油画170cm×130cm 2013年
这个系列姜建忠前后画了十多张,一般一年只画一张 。最初进展很慢,有时候甚至会因为不知如何下手而搁置,但在绘画和思考的过程中,却越来越清晰自己所要表达的 。
除了该系列外,展览展出了毛笔习作和近年来创作的风景等多种样式的作品 。作为一位油画家,如何看待毛笔创作?姜建忠却认为其中并无界限 。虽然主攻油画创作,但他早年画过连环画、在上海工艺美校也学过中国画,一些思想观念早已融汇于作品之中,只是过去群展大多只拿出了油画,此次个展有机会和盘托出 。而对于使用毛笔,姜建忠提到了“写” 。他觉得画中国画需要修养,中国画的线条要有书写性 。延伸到展览中一些布袋上的作品,能看到源自前现代主义、中国传统的造型混合其中,看似细墨,却带着对艺术的思考 。
姜建忠|展览|姜建忠:反思油画,当下仍需要“拿来主义”
文章图片
毛笔草图30×22cm毛边纸2021年
姜建忠|展览|姜建忠:反思油画,当下仍需要“拿来主义”
文章图片
母亲肖像 丝网版画36.9×27.8cm 2021年
对于学院教学的持续探索
1985年开始,姜建忠在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原名为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任教 。作为美院的学科带头人,除了指导博士、硕士生以外,至今依然在本科教学的第一线辛勤地工作 。
2016年,时任油画系主任的姜建忠在上海美术学院创办了具象实验工作室,汇集了优秀的博士、硕士和青年教师团队 。该工作室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教学实践方式,在短短的五六年内于中华艺术宫、刘海粟美术馆等地举办了三次大型油画展和研讨会,并邀请国内著名艺术家、青年教师和学生在学术上进行探讨互动,使学生普遍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也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参展艺术家的邀请范围,也从以上海为主到了邀请了外省市美术学院具象表现油画实践中具有代表性的画家共同参与,借鉴互补,互相交流 。
姜建忠|展览|姜建忠:反思油画,当下仍需要“拿来主义”
文章图片
《黑河船泊》布面油画2021年52×100cm
姜建忠|展览|姜建忠:反思油画,当下仍需要“拿来主义”
文章图片
《小青鸟NO.2》布面油画140×108cm 2014年
对于学院油画的发展,姜建忠认为一方面要继承、梳理、改造、传统的油画,但是绝对不是复制,不能是西方文化的复印机 。本雅明说过“历史是一个建构的对象”,我们要把美术史从历史中释放出来,放在今天的框架中,赋予其新的意义 。对美术史的解读有误读,也有被动接受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觉得需要强调个体的介入,这种介入不是建立在虚无主义的立场上的,而是在传统的框架中,个人如何切入,如何转化历史上已有的油画语言 。其中包含了‘公共性技术’,也包括‘个人性技术’ 。”美术学院的教学传递的是人类文明积累和发展的过程 。
同时,对于时下中国油画讨论的“如何将外来语言转化为本土语言”的问题,姜建忠主张学油画依旧要往西方看 。“油画民族化”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如同佛教、敦煌艺术、胡琴等,都曾是外来文化,但经过千余年的沉淀转化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油画也是如此,油画本土化或需要很长的历史过程、并非一代人能够完成 。面对欧洲油画的历史,当下中国油画依旧需要“拿来主义”,在潜移默化地民族化之前,先要“字正腔圆”,然后才慢慢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