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郭汉城:戏曲千年活力的现代标识( 二 )


【中国戏曲|郭汉城:戏曲千年活力的现代标识】同时 , 他更加冷静理性地面对人民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戏曲(包括内容和形式)、戏曲如何被人民接受等问题 , 提出“尊重艺术本身的规律 , 要从长期的探索实践中去逐渐认识和掌握规律” , 并且指出戏曲现代化“不仅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 也是一个集体性的任务” 。 在这篇文章中 , 他立足于戏曲改革向戏曲建设的转型变化 , 更加明确地标识出“戏曲化”在现代戏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 以生活与艺术、人民与艺术的辩证关系 , 强调“生活的变动推动着戏曲的变化 , 是戏曲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广泛的群众性 , 是中国戏曲人民性的最深远的根源 , 也是中国戏曲仍能与今天人民相通的历史纽带” , 指出戏曲现代化要丰富、发展剧种特色 , 要实现“统一步调”的集体创造 , 要坚持“三并举”的剧目方针 。
《现代化与戏曲化》中的上述观点 , 以及郭汉城针对戏曲政策和剧目创作的诸多理论成果 , 延续了上世纪40年代以来的戏曲发展立场 , 也回应了上世纪80年代初出现的戏曲实践困惑 , 并且对今天的戏曲工作更具指导价值 。 应该说 , 张庚、郭汉城两位先生面对戏曲生存发展所坚持的民族化、现代化、戏曲化3个学术坐标 , 正是他们带领几代戏曲研究团队把握戏曲理论体系建设时的3个基本立场 。 中国戏曲理论体系建设由此成为民族化的、现代化的 , 维护并拓展了戏曲艺术遗产的活态化的理论体系 。 郭汉城有句名言:“我正式参加戏曲工作 , 已经60多年 , 60年中我只说了两句话 , 前30年我说:戏曲好 , 今天说 , 明天说 , 后天还说;后30年我说:戏曲不会亡 , 今天说 , 明天说 , 后天还说 。 ”这种反复讲述的“戏曲好”和“戏曲不会亡” , 正代表着他对戏曲民族化发展道路的坚定立场 。
郭汉城的戏曲理论与他的政治信仰和文化初心密切相关 。 先生自幼深受民间戏曲和传统文化的熏陶 , 在抗日战争爆发后辗转南北 , 最后在陕北找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共产主义信仰 , 他历经教学、行政工作 , 同时创作诗词、戏曲 , 在新文艺工作和旧戏观念冲突实践中 , 最后被传统戏曲文化所折服 , 用一生的努力 , 在党领导的戏曲事业中探索传统持续发展的规律 。 先生投身戏曲工作之前 , 用近40年的生命寻找并掌握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戏曲规律 , 这让他在之后60多年的戏曲理论工作中 , 和张庚先生一起 , 带领中国戏曲稳健地探索着持续发展的道路 。 郭汉城先生百岁生命融入了中国戏曲千年艺术命脉 , 也让现代戏曲以鲜明的理论形态拓展着中国戏曲的千年文化命脉 。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 中国戏曲学会会长)
2021年11月2日《中国文化报》
第2版刊发特别报道
《郭汉城:戏曲千年活力的现代标识》
中国戏曲|郭汉城:戏曲千年活力的现代标识
本文图片

责编:陈晓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