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相聚龙民节,发现“龙民”的能量

你有多久没有跟家人一起做一顿饭?你有多久没有逛一次怀旧市集?你有多久没有跟邻居一起做一件事情?
在现代化急速推进的过程中 ,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松散 , 离群索居的时光让人焦躁不安、没有安全感 。
牛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项飚把人际间的疏离归咎为“附近”的消逝 , 人们沉浸在现代生活的“方便”里 , 对给予“方便”的人视而不见 , 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体谅和共情消失了 , 人也就没了依托 , 心灵变得空虚和无意义 。
在这样的境况下 ,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羁绊便显得弥足珍贵 , 人人都在想找回那种连接的亲近感和安全感 。 当下 , 有一群人正在从邻里关系开始 , 探索找回“附近”的可能性 ,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龙民” , 即通过享受龙湖多业态服务聚集起来的群体 。
他们集体的节日叫“龙民节” , 是龙湖三大品牌活动之一 , 从2015年起每年的10月正式开启 。 活动期间 , “龙民”们分享美食、玩游戏、逛市集、做公益活动 , 一起创造群体记忆 , 找人际间的温情 , 共享美好生活 。
分享家乡味道
美好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是美食 。 人的味蕾偏好 , 取决于儿时的每一次味觉刺激 , 长大后无论漂流到何方 , 家乡的味道依旧是魂牵梦萦的存在 , 一道酸甜的锅包肉 , 一盘朴素的地三鲜 , 即可带你回到东北原乡 。
刘哥和申姐在东北生活了大半辈子 , 女儿远嫁到广州 , 外孙出生后 , 老两口南下帮忙照顾 。 身处美食之都 , 但女儿念念不忘的依旧是东北味道 , 借着龙民节 , 刘哥、申姐便在厨房里炮制家乡美食 。
一大早 , 刘哥就前往菜市场挑选食材 , “茄瓜要捏一捏 , 别发塌” , 再买上土豆、大青椒 , 挑一块上好的里脊肉 , 再来点姜葱、香菜等调料 , 一顿饭的食材就备齐了 。
家里 , 申姐已经系上围裙等着刘哥买菜回来 。 “里脊肉嫩 , 要泡一泡 , 去去血水 , 切完片再泡一会 , 就不会腥了” , 申姐边做边分享做锅包肉的小技巧 , 她退休前是一家食堂的经理 , 对东北菜颇有研究 。
“咱们东北菜主要以溜、炸、酱、炖为主 , 也正是因为这样粗犷的做法 , 让食材在高温的作用下充分融合 , 像极了我们东北人的热情与好客 。 ”申姐介绍道 。
申姐忙活的时候 , 女儿一家在香味的萦绕下已经前胸贴后背了 。 随着锅包肉、地三鲜、清蒸鱼 , 菜一道一道上桌 , 外孙迫不及待尝了一块锅包肉 , 嘟囔着说“好吃!” 。
刘哥感慨 , “做了心仪的饭菜 , 得到夸奖的时候 , 是非常欣慰的” , 所以他和老伴很愿意把东北味道分享给“龙民”们 , 邀请他们到家里分享美食 , 也把东北菜的秘诀一一告知 。
刘哥夫妇还把做好的菜品 , 上传到龙民中餐厅活动页面 , 并配上菜谱 , 他们“想让南方人也能尝到正宗的东北味道” 。 根据龙湖官方数据 , 活动自10月11日至今 , 已经有约3000名“龙民”在线上分享了自己的私家菜谱 , 跟邻里分享自己的家乡味道 。
线上分享美食之外 , 不少“龙民”在家门口切磋厨艺 , 联络感情 。 福州的果果小朋友眼看大人们在龙民节“厨王争霸赛”热火朝天地秀厨艺 , 自己也按奈不住 , 围着小围裙加入加入比赛 。
只见她择菜、洗菜、备料毫不马虎 , 小小的身子翻动手中的铲子 , 最终在妈妈的帮助下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道菜——蒜蓉炒青菜 。 完成菜品的果果 , 径直把盘子端给在场的小区保安叔叔 , 要“感谢他们的守护”和日常的“零食投喂” , 这软萌的动作 , 惹得邻里暖心不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