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寺遗址|真正遇见“最早中国”,陶寺文物呈现于二里头( 二 )


陶寺早期的都城虽然城址面积不算大 , 总共约20万平方米 , 但是遗址总面积160万平方米 , 在4300多年前也属于超大型的中心聚落 。 而通过当时的功能区划 , 能看出陶寺当时作为一个都城已经有了一定的眉目了 。 陶寺早期还有值得称道的地方是大南沟 , 它原来是一条路 , 后来经过雨水冲刷变成了一条沟 , 这条路从早期的王族墓地一直往西北通向地坛方向 , 从宫城的前面通过 。 从功能来看 , 它相当于陶寺早期时候的一条纪念大道 。
“陶寺中期的时候作为都城的聚落形态 , 有一个巨大的变化 , 这个变化从距今4100年开始到4000年完成 , 主要是南边的早期下城废弃了 , 而宫城继续使用 , 宫城北墙和西墙曾维修或扩建了 , 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外城 , 这就形成了双城制 , 这是中国后来历代王朝的一个都城的主流的形态 , 即宫城和外宫城(有时候再加一个皇城) , 宫城就相当于后世的紫禁城 , 外圈城墙相当于北京城的外郭城 。 这一时期陶寺城址面积达到了280万平方米 , 这还是最保守的估计 。 ”
据此前资料 , 在发掘过程中 , 考古队员发现了规模空前的城址、与之相匹配的王墓、世界最早的观象台、气势恢宏的宫殿、独立的仓储区、官方管理下的手工业区等 。 有许多专家学者提出 , 陶寺遗址就是帝尧都城所在 , 是最早的“中国” 。 根据发掘的成果来看 , 陶寺社会贫富分化悬殊 , 少数贵族大量聚敛财富 , 形成特权阶层 , 走到了邦国时代的边缘和方国时代。
除陶寺类型的遗存外 , 遗址还包括庙底沟二期文化和少量的战国、汉代及金、元时期的遗存 。 陶寺遗址的发现 , 对于探索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尧舜时代的社会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
陶寺遗址|真正遇见“最早中国”,陶寺文物呈现于二里头
本文图片

陶寺遗址出土的铜齿轮形器 。 澎湃新闻资料照片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长王巍曾表示 , 一系列的考古证据链表明 , 陶寺遗址在年代、地理位置、陶寺遗址的内涵、规模和等级以及它所反映的文明程度等方面 , 都与尧都相当契合 。 在学术界 , 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 , 陶寺遗址很有可能就是尧的都城 。
陶寺遗址|真正遇见“最早中国”,陶寺文物呈现于二里头
本文图片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外景
据悉 , 此次考古成果精华展 , 以“巍巍如天”为展陈主题 , 分别从四个单元:表里山河、煌煌都邑、礼制甫成、遗产传承 , 全面展示了陶寺文化和帝尧文化 , 该展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省文物局、临汾市文化与旅游局、洛阳市文物局主办 , 临汾市博物馆、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承办 。
陶寺遗址|真正遇见“最早中国”,陶寺文物呈现于二里头
本文图片

展出现场
据山西晚报报道 , 第一单元“表里山河”共分为两部分 , “考古陶寺”和“龙盘现世 , 将重点展示珍贵文物彩绘陶龙盘 。 据本次展览的策展人赵腾宇介绍 , 作为整个展览的开篇 , 第一单元从山西和临汾地区的基本地理环境情况说起 , 以陶寺遗址出土的国宝级文物蟠龙纹陶盘为线索 , 引出了陶寺遗址在这里诞生的背景原因和合理性 。
第二单元“煌煌都邑” , 将通过一个大型地图沙盘来讲述陶寺遗址中所发现的古代都城 。 陶寺遗址总面积约400万平方米 , 其中仅城址面积就达280万平方米 , 规模宏大 , 蔚为壮观 。 本单元分别从陶寺城市规划、宫室制度、墓葬、聚落分布等角度切入 , 力图通俗的讲好陶寺的城址故事 。 这个单元主要分为“都邑城址”“ 宫室制度”“ 王级大墓”“ 文化分布”四个部分 。 其中“王级大墓”是一个亮点 , 将通过大墓折射4000多年前的王权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