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国|一台京剧大戏如何百炼成“精”( 二 )


泪洒排练场
2021年 , 杜近芳、刘秀荣、朱秉谦等京剧名家相继离世 , 这让高牧坤感慨万千 。 “老一代京剧人越来越少 , 有些经典几乎成了绝唱 , 京剧传承势必会面临一些困难 。 ”他说 , “我们这些老同志不仅要站好岗 , 发挥余热 , 还要为戏曲的守正创新贡献一份力量 。 ”
高牧坤坦言 , 创作《大漠苏武》 , 一方面是避免京剧话剧化的尝试 , 通过自己的创作呈现戏曲本身的优长 , 通过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表达人物的真实情感 , 展现剧中情节所阐述的人文主义 , “戏曲是虚拟的、写意的、唯美的”;另一方面也在避免完全走老路 , 该剧虽然对马派《苏武牧羊》有所继承 , 但在主题、唱腔等各方面都有符合当下语境的全新表达 , 是为张建国、郭霄等演员量身打造的新编戏 。
早在探班前就听说高牧坤老人多次泪洒排练场 。 探班当天 , 目睹了他的动容之后 , 原以为他是随着剧情走向 , 被演员的表演所感染和打动 , 而答案并非这么简单 。 “作为导演 , 我已经前前后后看了十遍、百遍 , 每一次看都会被感动 。 但是与其说我的泪是为剧情而流 , 不如说是为这些演员、乐队和所有台前幕后的工作者而流 。 ”高牧坤说 。 大戏得以流传、戏曲有人传承才是他最为之激动的事 。
当天排练结束后 , 高牧坤难掩激动之情 , 在与年轻演员的交流中 , 他深情分享了十年前挑灯创作该剧的经历 。 《大漠苏武》历经十年考验 , 依然受到观众的认可和欢迎 , 这让他感到欣慰和自豪 。 年青一代短时间内就把整台大戏呈现得如此完整、到位 , 更让他为之欣喜 。 他鼓励年轻演员 , 深入理解和学习苏武受尽磨难 , 气节不改 , 始终将国家和民族大义记心间的精神 , 增强使命感 , 遇到困难不要灰心 , 为戏曲传承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
排练场里 , 围绕一出大戏 , 生旦净末各个戏曲行当 , 老中青几代演员 , 乐队、音响、道具、服装等各个工种各司其职又群策群力 , 为把精品大戏在舞台上完美呈现 , 日复一日地进行着工匠式的精雕细琢 。
(光明日报采访人员 刘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