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厚|从宁乡到科罗拉多,李泽厚:孤独伴随了我的一生

著名哲学家、美学家李泽厚于美国科罗拉多时间晨七时逝世 , 享年91周岁 。 李泽厚生于1930年 , 湖南宁乡人 , 曾出版《美的历程》、《批判哲学的批判》等美学、哲学著作 , 被青年人尊为“精神导师” 。
从宁乡到北京 , 再到科罗拉多 , 李泽厚在最后一次采访中说道:“孤独伴随了我的一生 。 ”
李泽厚|从宁乡到科罗拉多,李泽厚:孤独伴随了我的一生
本文图片

长于湖南:“穷困、认真、广泛阅读的青年时期”
李泽厚在湖南宁乡长大 。 据他的学生陈望衡教授在《李泽厚的湖南故乡情》一文中描述 , 李泽厚的父亲在外省病逝后 , 他的妈妈带着李泽厚回到了湖南宁乡娘家 , 一边在当地小学教学 , 一边抚养子女 。 李泽厚就在宁乡的乡下度过了他的少年时期 。 1945年秋 , 李泽厚从初中毕业后考上了当时湖南最著名的省立一中 。 但因为没钱入学 , 最终去了有公费补助的省立第一师范学习 。
贫穷并未阻挡李泽厚对进步思想的追求 , 就读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期间 , 李泽厚广泛阅读了马克思等人的著作 。 据李泽厚在《三联生活周刊》采访中的回忆:当时进步学生运动风起云涌 , 学校里却没什么进步气氛 , 甚至连大公报都不让看 。 但长沙城里书店可以看到一些书籍 , 于是他每周末都会过河到城里的书店 , 借阅斯诺的《西行漫记》等书籍来看 , 常常一站就是一整天 。 李泽厚在采访中提到:“也许正是因为这样 , 比被动灌输的东西印象要深得多 。 我不喜欢人云亦云的东西 , 不喜欢空洞烦琐的东西 , 恐怕都应追溯到自己那个穷困、认真、广泛阅读的青年时期 。 ”
李泽厚的思想相较于其他同龄人也成熟更早 。 据《南方人物周刊》报道 , 16岁的李泽厚曾在作文中写道:“魏征有言:‘非独君择臣 , 臣亦择其君 。 ’鲁人不用孔子 , 孔子行;故大丈夫行事 , 宜再三择之而后可 , 非聪明睿智之主 , 则不能舒我才 , 而合则留 , 不合则去 , 又何复倦倦于此哉?”他的母亲拿他的作文给别人看 , 别人以为这是大学生所写 。
李泽厚|从宁乡到科罗拉多,李泽厚:孤独伴随了我的一生
本文图片

静悄悄地写 , 静悄悄地读
1950年 , 李泽厚考上北京大学哲学系 。 尽管自己身患肺结核 , 贫穷到买不起牙膏 , 只能用盐来刷牙 , 他还是把自己积存的几元钱寄给正在上中学、父母双亡的堂妹 。 大学期间 , 他独自居住在一间阁楼内 , 同时利用北大图书馆丰富的藏书资源 , 翻阅、抄录了许多原始资料 。 在这间极昏暗的阁楼内 , 他完成了《康有为、谭嗣同思想研究》一书的初稿 。
大学毕业后 , 李泽厚分配进入了中国社会科学院 。 1955年 , 不到三十岁的他发表了《关于中国古代抒情诗中的人民性问题》 , 随后多次在《历史研究》、《哲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文章 。 当时李泽厚的月工资只有五六十块 , 但他却能收到每千字二十元的报酬 。 至此开始 , 李泽厚的生活不再为经济发愁 , 甚至在被开除公职下放的时期 , 仍有未用完的稿费支持他去到高级饭店吃肉 。
上世纪80年代 , 美学从一门抽象的人文学科成为影响力甚广的中心学科 。 1979年 , 李泽厚出版了《批判哲学的批判》和《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 随后是《美的历程》、《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国现代思想史论》 。 李泽厚凭借这批美学、哲学著作 , 影响了不少人 , 被青年人尊为“精神导师” , 在知识界极具影响力 。
其中 , 《美的历程》一书影响极大 。 李泽厚在遵循历史分期的基础上 , 以某个时期的主要美学风格为中心 , 或以某种突出的艺术门类为线索 , 将中国古代艺术的内韵在书中娓娓道来 。 此书于1981年出版 , 在当时就成为了超级畅销书 , 多次再版重印达几十万册 。 已有英文、德文、韩文等多种译本问世 。 据李泽厚的学生回忆 , 他每到社科院哲学所上班的时候 , 就会有很多慕名而来的人 , 和他讨论问题 , 甚至一直追随着他到食堂吃饭 。 时至今日 , 《美的历程》仍被许多读者评为中国美学的必读经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