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德|007,“死”了也就死了

文/ 石若萧
近日上映的《007:无暇赴死》是第六代007主演丹尼尔·克雷格系列的最后一部作品 。 电影中 , 007昂首挺胸迎接了导弹的炮火 。 这既代表着戏内角色生命的终结 , 也昭示着戏外007这一IP即将要迎来新的变化 。
丹尼尔·克雷格的离开没能激起太多讨论 。 观众们早在去年确定黑人女性接班007时就已经把该吵的架吵完了 , 如今只不过是坦然接受事实而已 。 从市场角度出发 , 影片在全球的表现都称不上多好 。 在国内 , 其上映前三天单日票房均未过亿 , 票务平台总预测票房不到5亿;而在海外 , 据IMDb统计 , 该片首周末进账5523万美元 , 不仅不及业内预期 , 在丹尼尔·克雷格系列中也只是倒数第二的水平 。
邦德|007,“死”了也就死了
文章图片
《007:无暇赴死》
从1962年第一部007上映 , 这一IP迄今已经存续了将近60年 。 60年时间不算短 , 国际关系、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社会文化思潮都经历了好几个轮回 。 而在不断变化的浪涛中 , 007这艘小船依然在艰难地把握航向 , 以免自己漂向未知的地方 。
乱七八糟的剧情
剧情方面其实没有太多好聊的地方 。 几十年来 , 007系列的叙事模式都是大同小异:主角或碰到阴谋 , 或被人暗算 , 接到上级指令或求助后开始上路 , 途中与各式各样的邦女郎纠缠一番 , 然后有惊无险地战胜反派 , 最终错失或抱得美人归 。
几十年前这么操作 , 逻辑上是成立的 。 因为彼时还处于冷战时期 , 全球大小冲突不断 , 提供了绝好的社会背景 , 即使反派并非某个具体的国家 , 但不用挑明观众也能理解其指代的意涵——以第一部《007:诺博士》为例 , 反派设定是中德混血 , 信仰混合了纳粹主义和共产主义 , 俨然是美国两个最大恐惧对象的拟人化身 。
邦德|007,“死”了也就死了
文章图片
《007之诺博士》
后来的系列反派也大差不差 , 大毒枭、能源危机、核技术走私、有意挑拨两个核武大国开战的疯子……总之每一部都能叩击到观众内心的某个恐惧点上 。
但随着冷战结束 , 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 , 电影逐渐脱离了原著加持 , 全世界绝大部分地区也变得和平稳定 。 007想要继续下去 , 就不得不解决一个核心问题:反派是哪里来的?他们的动机和目的分别是什么?
“9·11事件”发生后 , “恐怖分子”就成了个万能框 , 什么都能往里装 。 但来自中东穷国的恐怖分子们毕竟没那么神通广大 , 制造区域性混乱可以 , 太高精尖的事做不来 , 于是主创们只好把这个概念又给变了变 。
以系列片中的著名反派组织“幽灵党”为例 , 根据网络定义 , 其共有21位核心骨干 , 成员包括盖世太保、克格勃间谍、秘密警察、意大利黑手党、特工等……目标是致力于从世界霸权主义之间的冲突中牟取暴利 , 往往采用反情报、洗脑、谋杀、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敲诈勒索等手段 。 但是 , 幽灵党也会采用渗透的方式进而逐渐主导全球 , 因而和全球很多恐怖组织(如量子组织)以及一些国家的政府高官有合作 。
简而言之 , 就是以“恐怖分子”的粗糙概念为外壳 , 再拿一大堆历史中臭名昭著的形象填充之 , 完了再设计出一堆耸人听闻的动机来 。 但仅仅这样显然还是不够 , 因为世界毕竟还是没那么混乱 , 观众潜意识中不接受 。
于是近年来的几部作品 , 都在反派的动机中混进了不少私仇成分 , 好让剧情显得更加可信 。 《大破天幕杀机》中的哈维尔·巴登饰演的席尔瓦是M16的弃子 , 决心对体制进行报复;《幽灵党》中的布洛菲尔德和邦德是兄弟关系;《无暇赴死》中的萨芬则和邦德带点儿情敌关系……但这些心理疾病式的理由却反而使得人物观感更为混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