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德|007,“死”了也就死了( 二 )
文章图片
《007:大破天幕杀机》
反派立不住 , 也影响到了007本人的塑造上——他的信仰究竟是什么?为何而战?众所周知 , 邦德没有个性 , 没有爱好 , 没有家人和朋友 , 没有过去和未来 , 这种为了国家利益甘愿摈弃一切个人追求的性格人设 , 在冷战时期还可以用“意识形态战士”来说通 , 但如今又是靠什么来支撑起邦德孤狼一般的状态和气质呢?
说来说去 , 怎么也说不通 。 于是近几年的影片又混合进了不少严肃探讨 , 比如从心理学角度发掘邦德的隐秘内心 , 拷问大英帝国前途何在等 。 但编剧作出的所有这一切努力 , 观感上俨然是一个学生在一道不会做的数学题下面堆砌大片公式 , 却依然掩盖不了“这题我不会”的事实 。
《攻壳机动队》导演押井守曾针对系列第23部影片《007:大破天幕杀机》写过一篇颇为尖刻的评论:剧情可说是乱七八糟 。 之所以这种糟糕透顶的剧本能够拍成电影 , 是因为观众对007这系列作品已经有基础认知 。 如果没有任何基础就这样搞 , 只会被当成白痴 。
纠结中改变着
电影的核心在于故事 , 当故事本身弱得不能再弱 , 就只能把别的次要因素尽可能做得漂亮些了 。
比如说 , 风景、豪车、科技 , 当然还有肌肉和美女 。 用第五代007主演皮尔斯·布鲁斯南自己的话来总结 , 系列片吸引人的点无非就是“美艳的邦德女郎 , 是新奇的道具 , 是性 , 是英雄、浪漫和幻想” 。
文章图片
《007之黄金眼》
这类设定当然没什么问题 。 用过去的男性视角来考量 , 007简直是完美的古典英雄形象 , 堪称男性楷模:外表帅气 , 女人缘极佳 , 隶属于某个官方神秘组织 , 在冒险中既可以随时呼叫后援 , 也能相当程度地自由发挥 。 更好玩的是 , 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其随时可以像哆啦A梦一般掏出各式各样的新式武器 , 同各色“邦女郎”一般 , 构成了大情节走向之下刺激观众的一个个小兴奋点 。
问题是 , 时代变了 。 如果说当年的观众面临的问题是信息渠道不足 , 无论主创给出什么都能全盘接受 , 到了如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 , 人们普遍信息过剩 , 不好糊弄了 , 遇到一个看似新奇的设定 , 本能要先掂量掂量:这事合理吗?
其实只要稍微思考一下就能想到 , 间谍这一职业追求的是“润物细无声” , 和目标环境融为一体 , 怎么不显眼怎么来 。 而外表英俊、满身肌肉、身着名牌西装、驾驶超级跑车、和邦女郎手挽手、走到哪都是人群焦点的詹姆斯·邦德 , 同间谍这一形象完全是南辕北辙 。
更别提影片中的浮夸道具 。 “科技过剩”一直是该系列的通病:抽屉明明可以用手拉开 , 非要设计一个按钮缓缓滑出来;下楼明明可以靠跳伞 , 靠绳索速降 , 非得要搞出一个磁悬浮背包……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初期 , 这些设定是层出不穷的新创意 , 对观众的想象力边界构成了一次又一次的挑战 , 到现在却只让人觉得傻 。
文章图片
《007:无暇赴死》
其实不能说主创没有向真实感靠拢的意愿 。 自从丹尼尔·克雷格版本的007开始 , 就尽可能去除掉了角色早年间柔和的英国绅士感 , 无论角色外形、言语动作都更靠近美式的粗鲁风格 。 动作打斗的设计上也开始变得写实 , 硬桥硬马、风格凌厉 , 而非早年间的天花乱坠 。 然而作为一个延续五六十年的IP , 影片终究不可能完全舍弃掉自己的根 。 无论剧情怎么发展 , 007迟早都要穿上笔挺的西装教训反派 。 贸然对这一点进行挑战 , 很可能不仅抓不住新一代观众 , 就连老一代也不认了 。 这正是主创的根本纠结和掣肘之处所在 。
- 贾玲|姚贝娜去世七周年,“朋友们”凌晨前往墓地祭拜,好声音官微缅怀
- 角色|《雪中悍刀行》“南宫仆射”眼神拿捏太到位,专访张天爱:想象自己是江湖儿女
- 李维嘉|谢娜何炅又能同台了,节目官宣新阵容,“三位真火”难重聚
- 华和|当电视剧失去了“特效”,看一次笑喷一次,最后1个笑疯啦!
- 合家欢|优酷《麻花特开心》:以普通人生活为素材 开启国民合家欢
- 军旅|《王牌部队》今晚收官,导演刘岩:我重温了军营回忆,更讲了“理想主义”
- 鱼尾纹|肖战《王牌》试老年妆,鱼尾纹很真,导演专访曝“野秀”感情走向是肖战定的
- 合体|开心麻花推出王牌综艺,“含腾量”满满,沈马组合惊喜合体
- 角色|豆瓣8.7分,烂番茄新鲜度93%,“DC宇宙”开年就出神剧
- 角色|《黑凤凰》曝“黑洞”及动态海报 琴-葛雷大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