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德|007,“死”了也就死了( 三 )


于是剧组只好在画面上越发下工夫 。 近年来每一部影片都平均要到访五六个国家和地区 , 在当地最壮美最华丽的地点取景 , 以至于影片的每一帧都拥有了幻灯片般的质感 。 服装、车辆、道具更是以昂贵为宜 。 只不过 , 表面工夫终究拯救不了系列日渐失味的内核 , 充其量只能拖延其渐趋消亡的时间 。
特工电影的未来?
无论如何 , 007作为特工类型片的标杆 , 都是电影史上绕不开的丰碑 。 作为史上最赚钱、性价比最高、延续时间最长的IP之一 , 试图复刻其成功的公司不在少数 。
直接进行竞争的系列 , 当然首推《碟中谍》和《谍影重重》 , 为了同007形成差异 , 《碟中谍》主打“不可能的任务”以及高难度动作 , 2018年的《碟中谍6:全面瓦解》中 , 汤姆·克鲁斯以一记高空跳伞长镜头进入了影史经典;至于《谍影重重》则推出了马特·达蒙 , 塑造了更加朴实接地气的特工形象 , 动作形态上也做了新的研发改进 , 开创了所谓“战地摄影式特工打斗” 。 特征是沿用战地采访人员摄影风格 , 不再追求动作的连贯性 , 镜头一甩而过 , 观感反而更加写实 。
除了《碟中谍》《谍影重重》这样和007构成直接竞争的产品外 , 从更大的范围来考量 , 《敢死队》《第一滴血》《虎胆龙威》等事实上也都属于同类型影片 , 虽然侧重点有所偏差 , 但故事架构其实都一样:孤胆英雄深入敌后 , 解决困难的旅程 。
上述部分影片虽然挂着“特工”的概念作为卖点 , 但本质其实都是以底层杀手、退役士兵等基层战斗人员作为主人公的动作片而已 。 归根结底 , 在时代大背景已然丧失的前提下 , 特工电影这一细分类型已经很难符合时代的需求 , 这并非007单独面临的问题 。 2011年的《锅匠 , 裁缝 , 士兵 , 间谍》算是近年来该类型的最成功之作 , 然而题材背景上还是回归了冷战 。
后来出现的电影要么回归传统 , 要么几乎成了解构之作 。 2014年先后出现的《疾速追杀》和《王牌特工》完全通往两个方向 。 前者依然在沿用《游侠》《马克思佩恩》一般的复仇套路 , 却把爽片的内核发展到了极致;后者则干脆就是漫画改编来的 , 当老特工换上一身西装 , 挥舞着一根手杖轻松放倒十来个敌人时 , 其每个动作都在提醒观众:嘿 , 这就是个玩笑而已 , 别当真 。
邦德|007,“死”了也就死了
文章图片
《王牌特工:特工学院》
如果说相比前作 , 这部《007:无暇赴死》有什么重大的、根本性质的变化 , 那就是丹尼尔·克雷格这次真“死”了 。 或许是导演不想给观众留下半分复活重来的希望 , 于是在剧情中安排他在相继中枪、中基因武器之后 , 又给安排了一轮导弹齐射 , 似乎唯恐其死得不够彻底——不过用导弹齐射来结尾也不算什么新创意了 , 《勇闯夺命岛》用过 , 《战狼2》也用过 。 为此国内一些网友还把本届007戏称为:“英国战狼” 。
而更令人惊讶的是 , 随着丹尼尔·克雷格卸下重担 , “007”这一代号的衣钵传给了继任者:黑人女演员拉什娜·林奇 。
去年 , 拉什纳·林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已经确认 , 她在《007:无暇赴死》中饰演的Nomi接任了007代号 , 成为了史上首位黑人女性007 。 这一安排在当时引发了舆论的轩然大波 。 对此 , 拉什娜·林奇表示:“我是一名黑人女性 , 如果是另一位黑人女性被选上这个角色 , 也将引发同样的讨论 , 她也会受到同样的攻击、同样的指责 。 我必须要提醒自己 , 这样的讨论会发生 , 我是一件非常非常具有革命性的事情的一部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