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读林海音、萧红的作品:一场童年回忆,揭露女作家的从前与后来
林海音和萧红是差不多同时代的人,两人都出生于20世纪10年代,都是著名的文坛才女,都以女童的视角写了一部童年回忆录,前者叫做《城南旧事》,后者叫《呼兰河传》。
文章插图
因而,在豆瓣会发现,在两本书的阵地上分别有读者在其中一个提到另一个。
然而,这两本书真有那么相似吗?
昕玥正好在同一段时间看完了两本书,多少有了点资格说说这回事。
“形”之相似两本书都是以第一人称编写,而“我”都是不满10岁的小姑娘,据各种版本的作品介绍说,书中所写大多都是作者童年真实发生过之事,相当于作者的回忆录。
两位作者童年时所处的社会境况恶劣,人民都比较贫苦,而她们都恰巧是穷人堆里物质生活比较充裕的人家。
其时的林海音(即书中的英子)家住北京,祖上有遗留资产,同时父亲有公职,收入可观,所以即便家中孩子甚多,依然能供得起仆人和资助得起落魄的大学生。
文章插图
英子自幼无忧无虑,闲暇处就喜欢到处探奇和寻找小伙伴。
而《呼兰河传》的“我”家住呼兰河北岸的小城,在当地是地主,家中前有院子后有花园,上有高楼下有地下室,还有很多空房子租给那些在城里谋生活的落魄人家。
与英子一样,“我”也很有童趣,总是喜欢去窥探别人的生活。
林海音主张写文要纯文学,尽量不涉及政治或者褒贬强烈的感情色彩,整本《城南旧事》基本上都是客观地叙述,把褒贬判断的空间留给读者。
文章插图
呼兰河的“我”也一样,无所谓爱与恨,全程以上帝的视角看待发生在身边的所有事情。
纯真、懵懂、好奇而又生活上没有忧虑的小女孩,默默记住曾经出现在身边的人和事,长大后翻出来说说,这就是两部作品所呈现出来的最相似的东西。
然而,这都是“形”之相似,因为这种相似,人们总喜欢说,它们是同类作品。
“神”之不同一眼就能看到的不同是地域的不同,一个在中国的东北,一个在中国的中心。
但是这种不同并不是本质的不同,因为文化的根源相同,人们所处的社会状态也是类似的,都是水深火热的封建时代末期。
无论是《城南旧事》还是《呼兰河传》,故事的主角大都是在苦难中挣扎的劳动人民,如前者宋妈的家庭和后者的冯歪嘴子;而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有愚昧和执迷的人,如前者的宋妈和后者的团圆媳妇婆家人。
在昕玥看来,两本书最大的不同是两个“我”通过书写他人的文字透露出的各自人生价值观的不同,或者也可以说是情感内涵的不同、作者内在意识的不同。
也就是“神”之不同。
《城南旧事》包含了5个故事,分别是帮助疯子母亲寻找被遗失女儿的故事、帮助盗窃养家的青年寻找心灵救赎的故事、撮合一对青年男女化解父母感情危机的故事、帮助保姆宋妈寻找遗失女儿的故事、父亲弥留之际“我”快速成长的故事。
文章插图
虽然,“我”只是一个小孩,在所处的世界里力量非常微弱,但是由始至终,“我”都非常积极地去参与、并尽力去主导每一件事的发展方向。
如《惠安馆》,别人都知道秀贞的事,知道她因为被恋人抛弃和私生女被她妈丢弃而发疯、知道她心心念念的是与恋人以及孩子团聚、知道年复一年地她的未来堪忧,有人可能心里也同情过她,但是没有人愿意帮助她和安慰她,甚至连靠近都不愿意,走路都绕过她家走。
- 杨晓通&“当代女马可·波罗”意大利文讲述侨乡浙江瑞安非遗
- 打击乐&戏曲、交响乐、打击乐、古琴 中山公园音乐堂10场演出欢度春节
- 园林&从王安石到陆游的诗句只过了一百年,扬州却成了宋金两重天
- 错换人生&谁家子弟谁家院,“错换人生”DNA再掀波澜
- 王之心&四本开局就惊艳读者的小说,一看书名就想入坑,书荒的你值得拥有
- 和尚&司马迁记载奇案:和尚巧遇命案无辜被冤,县令发现破绽智破命案
- 异途&庞大的反精英阶层让王朝由腐朽走向毁灭
- 船夫&新科状元乘船回家,船夫随口说出一上联,状元却至死都没对出来
- 玉真子&金庸《碧血剑》八大顶尖高手排名,何铁手第八!
- 冬奥&青年艺术家走进怀柔山村送春联写福字,冬奥元素融入乡村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