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博文|专访高博文:把江南文化的范儿唱到极致

高博文|专访高博文:把江南文化的范儿唱到极致
本文图片

11月7日 , 上海评弹团将在文化广场举行建团70周年演出 , 数代评弹演员齐聚一堂 。
评弹曾备受观众的喜爱 , 也经历过寂寞的低谷 。 在上海评弹团团长高博文看来 , 评弹要“响”起来 , 要“就青年” , 要把江南文化的“范儿”做到极致 。
书场里的“新闻坊”
1959年的夏天 , 上海文化广场掀起的那股“评弹热” , 丝毫不亚于今天的流行歌手演唱会 。 上海评弹团在文化广场连演两场 , 一票难求 , 万余人观演 。
从江南水乡走来的评弹 , 是苏州评话和苏州弹词的合称 。 自晚清传入上海后 , 以表演评弹为主的书场、茶楼遍布全市 , 仅南京路上就开设了十几家书场 。 诸多评弹名家的唱段被灌成唱片 , 电台竞相开设空中书场 , 街头巷尾的收音机里昼夜弦索叮咚 。 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 , 上海已成为评弹的演出中心 , 流派纷呈 。
1951年11月21日 , 家喻户晓的评弹十八艺人——刘天韵、蒋月泉、唐耿良、张鸿声、张鉴庭、姚荫梅、周云瑞、朱慧珍、徐雪月、陈希安、张鉴国、王柏荫、姚声江、吴剑秋、韩士良、谢毓菁、程红叶、陈红霞打破门户之见 , 组成了评弹界的第一个国家团体——上海市人民评弹工作团 。
高博文|专访高博文:把江南文化的范儿唱到极致
本文图片

上海评弹团十八艺人合影
建团第三天 , 十八艺人就奔赴安徽的治淮工地 。 他们与工人同吃同住 , 带回了一部中篇评弹《一定要把淮河修好》 。 这是一部创纪录的中篇评弹 , 在当时拥有500个座位的沧州书场 , 十多位响档联袂出演 , 一演三个月 , 场场客满 。 他们演唱的不再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 , 而是身边的故事和时代的旋律 。
此后 , 一批又一批的评弹名家和知名演员相继加入上海评弹团 , 他们深入工厂、农村、部队 , 或潜心创作 , 或改编小说 , 或移植戏曲 , 产出了《罗汉钱》《王孝和》《刘胡兰》《江南春潮》《人强马壮》等近四十部中篇和八十多个短篇评弹 , 还有数以百计的开篇小唱 。
评弹诞生于水道纵横、古镇众多的江南 。 说书先生既是讲故事的人 , 也是信息的传播者 。 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 , 广受欢迎的评弹扮演着类似如今“新闻坊”的角色 。 评弹演员们总能以敏锐的眼光捕捉新闻热点 , 但凡电台、报纸里的新政策、新闻人物 , 很快就被他们巧妙地融入自己的节目中 , 在社区、农村传播 。
高博文|专访高博文:把江南文化的范儿唱到极致
本文图片

1951年冬 , 刘天韵、张鉴国在治淮工地上演唱
如何“响起来”
1982年的一天 , 高博文第一次推开四川北路红星书场的门 , 台上的演员正在表演《珍珠塔》 。 一散场 , 热心的老观众向这位少年讲解起来——听评弹讲究五个字:理、细、趣、奇、味 。 台上的演员“跳进跳出” , 一会儿代表说书人 , 一会儿代表观众 , 一会儿又代表第三方评判 。 听评弹就像观察一个小社会……从这一天开始 , 高博文踏入了这个方寸书台里的大千世界 。
1987年 , 高博文考入上海戏曲学校评弹班 , 班里一共十个学生 。 他师承饶一尘、陈希安、赵开生等名家 , 并成为传统书目《珍珠塔》的第六代传人 。
毕业进入上海评弹团时 , 评弹已经陷入了听客越来越老、书场越来越少的困境 。 同学们不是出国就是下海经商 。 当时 , 高博文成了那届评弹班留下的“独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