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博文|专访高博文:把江南文化的范儿唱到极致( 二 )


在他的记忆中 , 20世纪90年代后期 , 评弹渐渐走出了低谷 , 演出多了起来 , 创作也逐渐活跃了起来 。 弘扬自强自立精神的《玉兰花开》、展现尊老敬老风尚的《祖孙三代》、描写反腐斗争的《子夜行动》、新编历史中篇《河东钦差》《狸猫换太子》等相继问世 。
2016年 , 高博文等人将金宇澄的小说《繁花》改编为长篇评弹《高博文说繁花》 。 上海市井生活中的里弄传闻、路口摊头等都被生动还原 , 而时代的变化也在煤球炉到煤气、电话到BP机的流年物事中渐渐呈现 。 在传统的评弹表演中 , 演员们依每回书的次序上下台 , 基本没有舞台调度 。 《高博文说繁花》大胆打破了这一传统 , 演员调度因情节所需而定 , 该上则上 , 该下则下 。
“我们不再是一人在台上从头坐到底 , 而是根据角色、剧情的需要在舞台上走动 。 避免了没有戏份的时候只能正襟危坐、目不转睛的尴尬 。 ”高博文说 。
《高博文说繁花》中有一个高频词:“勿响” 。 高博文和评弹团演员们思考的 , 却是如何让评弹在当下“响起来” 。
“响起来” , 要靠出彩的剧目 , 要靠紧随时代的作品 。 2016年新创的中篇评弹《林徽因》在近年来的全国巡演中颇受好评 。 2021年 , 中篇评弹《战·无硝烟》再一次突破评弹的传统程式 , 从以听觉为主 , 向听视平衡发展 , 汲取了电影、音乐、戏剧、曲艺等艺术的养分 , 实现“一人多角”与“一角多人”的自如转变 , 增强了舞台的视听感染力 。 而评弹剧《医圣》则使评弹进一步迈入了大剧场 。
高博文认为 , 不论表演形式如何创新 , 评弹最重要的特色不能丢:一是灵动 , 评弹演员既能讲故事 , 也能演角色 , 在时空转变中“跳进跳出” 。 二是充分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 。 评弹中有“六白”:表白、私白、咕白、官白、衬白和托白 , 艺术形象的立体感和生动感就在这些不同的表达中凸显出来 。
高博文|专访高博文:把江南文化的范儿唱到极致
本文图片

中篇评弹《战·无硝烟》
节奏“乱”了 , 这就对了
评弹“响”起来 , 还得靠观众 。 什么样的表演能留住老观众、吸引新观众?
答案有时候出乎意料 。 今年5月 , 上海评弹团及其特邀的江苏评弹名家赴国家大剧院演出 , 首场名为“人生若只如初见”的评弹名家演唱会时间定在晚上10点半 。 评弹团过去在北京演出 , 观众主要是中老年人 , 这么晚演出能行吗?高博文有些迟疑 , 但他的顾虑很快被满满的上座率打消了 。
演出当晚10点半 , 一千多名观众走进北京国家大剧院音乐厅 。 剧院外下着暴雨 , 剧院内弦索叮咚、低吟浅唱 , 观众与白素贞、贾宝玉、崔莺莺、杨玉环进行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
高博文与评弹名家盛小云上台的时候已是深夜11点45分 , 正式开唱前 , 两人像说相声一样起了个头 , 把评弹的知识点融入“包袱”里 。 “今天来北京 , 我们给大家加演一段《啼笑因缘》 。 ”盛小云说道 , “《啼笑因缘》以单档见长 。 ”高博文问道:“什么是单档?”“单档就是一个人演男又演女 。 ”“一个人演?那我下去了 。 ”几句话就驱散了观众的疲惫 。
两人演毕 , 已是午夜12点半 。 到了后台 , 盛小云感叹:“今天的节奏有点乱了 。 ”“这就对了!”高博文笑了 。 传统戏曲有套路 , 唱给老观众听自然很过瘾 , 因为演员们知道观众会在哪里鼓掌 , 会在哪里屏住呼吸静心聆听 。 而那晚面对年轻观众时 , 两人抖了个“大包袱” , 台下却没有多大的反应 。 在有些地方 , 却收获了出乎意料的掌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