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资本论》:从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

《资本论》:从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
【名家评论】

自地球上有资本家和工人以来,没有一本书像我们面前这本书那样,对于工人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德)恩格斯
革命!《资本论》:从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
文章插图

▲卡尔·马克思
【前言】
近代以来,西方掀起了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和社会革命,从“理性崇拜”到启蒙精神,从科技革命到工业革命,社会发生深刻变革,资本主义势不可挡。
然而,资本主义大发展、大繁荣的同时,危机四起,矛盾重重,迫切需要破旧立新。马克思以其《资本论》,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了新世界。
1818年5月,马克思出生在德国莱茵省的一个犹太律师家庭,当时人们并不知道这个孩子将给世界带来巨大的影响与变化。后世给他贴上了太多的标签——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第一国际的领导者,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和精神领袖,著名的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
革命!《资本论》:从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
文章插图

▲卡尔·马克思,全名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
19世纪,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之后,西欧开始盛行一种商品拜物教的思想,人与人的关系被物与物的关系掩盖。原本劳动是价值的来源,物是价值表现的媒介,但现在媒介凌驾在本源之上。
商品的命运支配和决定了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商品生产者反被自己生产出来的东西所奴役。人变得像明码标价的商品一样。拜物教造成的结果是:它通过肯定人的自由来奴役人,通过张扬人的个性使人同质化,给人造成“自我价值实现”的荒谬错觉。
马克思洞悉了资本主义内部的这种深刻矛盾和危机,开始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角度予以揭示。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资本论》,一套宏大的思想体系徐徐展开。
马克思为写作《资本论》做了大量的准备。1848年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流亡伦敦,进行了大量的阅读和写作,数十年如一日,以至于大英图书馆里马克思的足迹在坊间广为流传。
革命!《资本论》:从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
文章插图

▲1867年初版《资本论》
【《资本论》】
《资本论》全书三卷:

第一卷由马克思独立写作完成,出版于1867年;
第二、三卷由恩格斯整理,分别出版于1885年和1894年。
在第一卷中,马克思论述了资本的生产过程,分析了剩余价值的生产问题;
第二卷研究了资本的流通过程,分析了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
第三卷讲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研究了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
《资本论》以剩余价值为核心,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规律和兴衰规律;通过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分析,论证了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取代的历史必然性,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革命!《资本论》:从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
文章插图

▲马克思《资本论》
那么剩余价值理论是什么呢?马克思在书中指出,剩余价值是“由劳动者创造的被资产阶级无偿占有的劳动”。通俗的说:工人们为资本家工作,出卖劳动力,但工人得到的报酬(工资)通常低于他劳动创造的商品价值,这两者之间的差值就是剩余价值,而这部分被资本家攫为己有。这种工人生产、资本家占有正是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
这种剥削关系体现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各个环节,无处不在,最终造成阶级分化和对立,造成人与人的关系的异化。很显然,这种剥削关系是不可永久维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