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创妙理于豪放之外——行云书画中的情感表达

行云先生博学多识,于诸多领域皆有建树,其中他的诗书画相互滋养,更是通过笔耕不辍,逐渐形成自己豪宕不羁、不事雕琢的特点。回看中国历史上有成百上千的书画大家名垂青史,更有难以计数的书法高手籍籍无名。这其中有不少书画大家,他们的工作就是书写或者说离不开书写与绘画。当然,书画大师中文官有之,武将有之,僧道有之,平民百姓亦有之,这些角色中都不是职业书画家,或者说工作都不过分依赖高质量的书写与绘画。即使在当下,书画者“妙手”、“高手”、“圣手”亦大有人在,我们如何判断这些书写与绘制水平的好坏呢?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会众说纷纭,但是有一点,我认为关于在中国文人的审美判断中,书写与绘制从来就不是仅仅是写好字、画好形那么简单,而是一笔一划中投射出个人的气场与风骨,个人情感能否有效表达永远是衡量作品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先生#创妙理于豪放之外——行云书画中的情感表达
文章插图
【 先生#创妙理于豪放之外——行云书画中的情感表达】行云 书法作品
行云先生书画不因袭古人,不囿于时尚,有其独特风格,更与当下普遍存在的“正确书画”不同,行云先生的书画没有太多规制的羁绊,往往能放笔直取,直抒胸臆。以行云先生的书法为例,其书法作品风格多样,取法广博,篆隶楷行皆有涉猎,且功力非凡,其隶书高古浑穆,下笔便有汉人踪迹,且在诸多碑帖中随意游走,虽有专攻,而不拘泥于一帖一貌;其草书承接隶书之古厚气质,所以下笔能任意挥洒而不失法度。凡谓书画佳作者,往往经历制造矛盾-化解矛盾,再到矛盾的相互生发优化历程,这个过程中往往需要书画家做大量的尝试。在行云先生的国画作品中,作者能在放逸雄浑的审美基调中,将各种对比关系处理得自然妥贴,实属不易,用线纵逸圆劲且精神气质宽博充盈,用笔用墨中显现画者对古拙与畅达,沉厚和狂放的化解与掌控,同时能将各种对比关系把握得浑然天成,在一幅作品中用枯润相宜的墨色来统摄全局,虽有匠心而全然以自然生动化之,可谓高妙。
先生#创妙理于豪放之外——行云书画中的情感表达
文章插图
行云 书法作品
一件作品如果脱离了作者本人的情感,书法作品就不可避免呈现出“机械的正确”“有深度却没有温度”的现象。苏东坡给予吴道子绘画作品“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的评价,辩证地阐述了法度与豪放的关系,出于法度不是无视法度,而是对法度更高位的遵循,只有这样才能蕴含妙理。苏轼“我书意造本无法”的境界是在其对法度的学习基础上的,因而可以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不竭的创作力往往需要创作者豪放不羁的创作情绪的持续介入,而行云先生卓然的风格便是合乎规则、突破限制之外的代表。
先生#创妙理于豪放之外——行云书画中的情感表达
文章插图
行云 水墨作品
在行云先生书画作品的视觉体验中,我们不难想象作者的身心合一的创作状态。传统书画中往往蕴含着中庸之道,在一笔一划中洞察书者的人生观,行云先生归纳、分析先贤书家的特点,逐渐形成自己的艺术旨趣。他在深入体察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广博的视野,一定会在已明确的创作方向上更进一步。

文:王雷 浙江师范大学“双龙学者”特聘教授、硕士生导师、美术学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