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东西问丨徐华:《道德经》如何成为中西文明深层互鉴的成功文本?

(东西问)徐华:《道德经》如何成为中西文明深层互鉴的成功文本?
中新社泉州11月6日电 题:《道德经》如何成为中西文明深层互鉴的成功文本?
——专访华侨大学文学院教授徐华
作者 孙虹 曾福志 朱光兴
老子&东西问丨徐华:《道德经》如何成为中西文明深层互鉴的成功文本?
文章插图

承载中华文明的经典古籍在域外传播,带来了不同文明之间的深层交流、互鉴、融汇。《道德经》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众多经典古籍中流传最广泛、接受度最高的文本。在过去一个多世纪,《道德经》在英语世界的发行量超过《论语》,仅次于《圣经》和《薄伽梵歌》。
华侨大学文学院教授徐华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时指出,与依托宗教的《圣经》《薄伽梵歌》不同,作为哲学思想典籍的《道德经》能跨越语言与文明的鸿沟,受到国外读者的广泛认同,其中的原因值得深思。
老子&东西问丨徐华:《道德经》如何成为中西文明深层互鉴的成功文本?
文章插图

资料图:知名哲学学者、北京大学教授陈鼓应译注的《道德经》。阚力 摄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采访人员:《道德经》一书走出东方文化圈、向欧美传播,可以追溯到十七、十八世纪,其后的传播情况如何?传播范式又发生了怎样的变迁?
徐华:《道德经》一书向西方世界的传播,最早由来华传教士开始,他们将《道德经》翻译成拉丁文译本,传往欧洲。此后则翻译和研究日盛,传遍世界各地。
1823年,雷缪萨发表《关于老子的一生及作品的备忘录》,并用法文翻译《道德经》中的1、25、41、42四章,开启法国学者的《道德经》翻译和研究之旅。1842年其弟子儒莲出版《道德经》全译本。至今,法语版《道德经》译本有150种左右。
英语世界的《道德经》翻译,以1868年湛约翰牧师译本为滥觞。此后的英译本《老子》多达130余种。
1870年,第一个德译本《道德经》问世。1911年,师从劳乃宣的传教士卫礼贤出版的《道德经》译本,被认为是较为成功的德译本。如今,德译本多达82种,研究老子思想的专著也达700多种。
从传播范式看,早期以传教士为主体的《道德经》译介,主要是秉持基督教立场或思想来理解和附会《道德经》,或者向西方读者展示道家思想与基督教教义异同,抽绎出简单、仁爱、和谐生活之道等;二十世纪初,受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西方文明出现危机,人们开始检讨西方文化,试图从东方文化特别是中国文化中寻找一种植根于自然、追求和谐,遵循宇宙自然规律的良药。
随着1972年帛书《老子》甲、乙本和1993年郭店楚简本《老子》的出土,海内外掀起了新的老学研究热潮。这一时期的《老子》译介,有更多中国学者参与,更注重版本选择,力图传达五千言精妙思想底蕴,同时回归翻译与研究相结合的学术话语体系。比如,音译增多,“道”直接音译为“tao”,成为这一时期大多数译本的选择。
据丁巍《老学典籍考:二千五百年来世界老学文献总目》统计,《道德经》的翻译涉及73种语言,1576种译本,可谓是经典外译之高峰。由此,《老子》一书不妨说是中西文明深层互鉴的成功案例。
老子&东西问丨徐华:《道德经》如何成为中西文明深层互鉴的成功文本?
文章插图

资料图:河南灵宝函谷关的老子广场。阚力 摄
中新社采访人员:《道德经》作为一部哲学典籍,并没有刻意推动,却能润物细无声般深入不同文化心灵,不得不说是一个文化史上的奇迹。是什么原因使这一文本能够跨越多重障碍与隔阂,产生愈发广泛的影响呢?
徐华:从接受方来说,工业文明的浪潮、科学技术的进步、资本的扩张,都在物质文明的领域越走越远,人类精神文明的世界仍然需要更多的探索和充实。英国学者克拉克提出,老子所提倡的虚静、无为、万物平等、抱朴守拙等思想,正是人类社会,尤其是工商业发达的西方社会人们精神生活的空白点。道家的思想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