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东西问丨徐华:《道德经》如何成为中西文明深层互鉴的成功文本?( 二 )


《道德经》作为整体思维方式、直观证悟思维方式下弥伦天道、地道、人道,有、无两向,体验终极存在、指导现实政治与人生的古老智慧,正能帮助人们找到自己的根与魂、现在与未来。
从《道德经》文本来说,立基于根本终极之“恒道”思想体系,本身就具有无所不包、无限延伸开放的普适性。整部《道德经》中,没有出现具体人名、地名,也没有现实道德训诫的条律,而是通过“道”“江海”“婴儿”“玄牝”等含蓄的象喻,通过大量反问,引发读者深思,引发读者自觉的内向验证与外向思维拓展。
此外,在现实层面,《老子》哲语并非悬绝人世的形而上学,于现实政治、经济、军事、管理、物理、化学、心理等层面都颇具启发意义。
因此,不同文化语境的学者会发出同样的感叹:“《道德经》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德国当代学者梅勒说:“它是理解中国现代文明与文化的一把钥匙。然而,作为一部‘世界经典’,它的关联性,并不囿于某一特定的时间或空间——它所讨论的主题,是具有全球性的重要意义的。”
老子&东西问丨徐华:《道德经》如何成为中西文明深层互鉴的成功文本?
文章插图

资料图:来自中外的萌娃身穿统一道服,手持竹简,在三清宫跟着道教师傅朗读《道德经》、《弟子规》。程希雪 摄
中新社采访人员:《老子》毕竟是2500年前的古籍,以五千多字,传达了终极之道的超越之思,引申了无数的现实应用的思考。那么,跨文化语境下,研读《道德经》还存在哪些问题?
徐华:首先,立足于思维方式层面的翻译和研究还是相对缺乏。《道德经》作为道家经典中的元典,是儒释道文化构成的核心部分,也是理解中华文明思维方式的钥匙。然而,现有的译本往往更多局限于章句语义的转译,或对文本内部相互联系的解析,而缺乏思维层面的审视;或落入神秘主义的窠臼;或让文本旅行在异域文化的想象话语之中。
其次,在避免对《老子》文本的双重误读和单一化阅读方面,尚需进一步考量。汉语是世界语言中独特的存在。《老子》五千言,言简义丰,充满诗意和想象,更为其海外传播增加了困难,但同时也留下了无穷的魅力和巨大的阐释空间。双重误读指从古到今语境变迁的误读,如老子所说的“道”“德”“愚”“柔”“弱”“无为”等都自有其意义;这些本有意蕴的语词在翻译过程中难免遗落本有之意义,从而形成双重误读。单一化阅读则为一词一义的阅读或偏于西方语境的阅读,都将对《道德经》形成重重误读。
还有,就是西方学者的《道德经》译本占据了国际书市的主流,中国学者真正权威的译本却较少见。西方对《老子》文本的阐释,则更多反映的是西方话语形态下的《老子》面貌,更多集中在少数知识分子圈中。如何通过中国学者的阐释,让中国文化在走向世界的时候,发出自己的声音,则是我们面临的重大任务。
中新社采访人员:《道德经》的传播轨迹,可以对未来的中西文明互鉴提供何种启示呢?
徐华:我们从《道德经》的传播中认识到,建好传统经典文本这一中西文明互鉴的桥梁,是可能的,也是可行的。我想提供以下几点思路:
一是加强海外汉学界与中国传统经典研究相关的代表性成果的汉译,知己知彼,才能有的放矢。
二是创新传统经典文本的传播形式,可以灵活采用经典对话录、经典发疑或者故事会、动漫演示等形式,更好地阐发经典之本意。
三是组织国内专家组或者中外联合专家组,汇聚集体的力量,形成相对权威的外译本,供喜欢和研读经典的国外人士参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