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教杂说”之一百四十八:《就现代私塾问题给编辑的信》

标签: 现代私塾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分类:
新书出版消息 新书出版消息 新书出版消息 新书出版消息 新书出版消息
学苑出版社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二号院1号楼 。 邮政编码:100079. 。
销售电话:(010)6767.55126767.8944 6760.1101
《中国家庭教育观察—赵忠心访谈录》
已由学苑出版社出版发行 , 敬请关注 。
《就现代私塾问题给编辑的信》
赵忠心
按语:
昨天发布的《如何看待现代“私塾”》一文 , 是我应一家杂志社编辑的邀请撰写的评论文章 。
编辑收到我的文章以后 , 又写信希望我再作些补充 , 要我多写写办“私塾”、学国学的好处、优点 。
我理解 , 杂志社编辑部的倾向很明显 , 是要提倡办现代“私塾” 。
可从我内心深处来说 , 是很不赞成办的 。 我撰写的评论文章显然并不符合编辑部的“要求” 。 但我不能完全说违心的话 。
为了“迎合”编辑部的“既定观点” , 于是就撰写了上述这篇略带倾向性、而又不是很旗帜鲜明的温吞水似的文章 。
我是个直性子 。 不吐不快 。 心里有话不说出来憋得慌 。 拖了很久 , 在编辑的一再催促下 , 我才又写了这封致编辑的信 , 一吐为快 。
=======================================================
【教育|“家教杂说”之一百四十八:《就现代私塾问题给编辑的信》】编辑:你好!
我为什么迟迟没有给你写你要的补充材料?是因为 , 从内心来说 , 我是不大赞成办现代“私塾”的 。 因为不符合现代社会的需要 , 不符合孩子的心理需求 , 不利于孩子的社会化 。
现在 , 是有人在开办私塾 。 但究竟要不要提倡?这很值得斟酌 。
据前几天看到的一个材料 , 全国只有一万五千个孩子进入私塾学习 。 全国总共有多少孩子?在私塾学习的这才占多大的比率?开办私塾只是有“新闻价值” , 并没有提倡、推广、发展的价值 。
有的家长对现在的学校教育很有意见 , 满腹牢骚 , 把我国的现代学校教育说得一无是处 , 甚至骂得个狗血喷头 。
我很不赞成 。 我看这是忘本 。
你本人就是我们这种教育培养出来的 。 刚刚从我们的学校毕业 , 就把学校教育说得一无是处 , 这不是过河拆桥吗!你身上这点儿本领是谁教给你的?还不都是现在的学校吗?刚出道 , 就全盘否定现在的教育 , 这是翻脸不认人 。 不厚道 。
我们从来不认为我们的学校教育是十全十美、完美无缺的 。 因此 , 我们的学校教育改革 , 一天也没有停止过 。 就是人们极力推崇的美国学校教育 , 他们自己也不认为是十全十美的 , 完美无缺的 , 也是不断地在进行改革 。
孩子不适应我们的学校教育 , 这里是有学校教育的缺陷 , 但也不能都归罪于学校 , 恐怕也有个别孩子 , 由于早期家庭教育不当 , 使得孩子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不行 , 不能融入学校的集体生活 。 要不 , 我们的学生为什么没有全都退学呢?
你让我补充孩子从私塾的国学课上能学到什么?你们杂志是不是要提倡这个?我感到不可思议 。
非要我要补充的话 , 只能补充以下这些内容:
“中国过去 , 历来重视利用儿童启蒙读物对儿童进行教育 。 像《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增广贤文》等儿童读物 , 承担着教儿童识字、生活常识、历史知识、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教育的任务 , 历来是家喻户晓 , 老幼皆知 。
“现代儿童重新阅读这些传统的启蒙读物 , 可以了解当时的社会心态、文化心理、生活习俗、道德风貌、民众性情等 , 甚至从中还可以窥见当代中国社会某些社会心态、文化心理、社会风尚 , 以及国民性格的形成、演进的若干蛛丝马迹 , 对增强儿童中华民族主体文化的认同感是大有裨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