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从无墙到无界:高校博物馆如何守正创新

【 博物馆@从无墙到无界:高校博物馆如何守正创新】“走进博物馆,我们往往会说,很久很久以前……然而走进这座博物馆却不一样,因为这是传媒博物馆,传媒离我们的生活实在太近了,我们通过传媒认识世界,又通过传媒来表达自己。”这是著名主持人敬一丹为中国传媒大学传媒博物馆录制的解说视频片头,让观众跟着她的脚步探访藏在大学里的这座特别的博物馆。
说起高校与博物馆的历史关联可谓源远流长,世界上第一座面向公众的博物馆便是1683年建立的牛津大学阿什莫林博物馆。国际博物馆协会专设大学博物馆与藏品委员会,来关注博物馆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对现代社会的贡献。随着我国“双一流”高校建设稳步推进,结合院校专业特色而设立的不同种类的高校博物馆持续增加,然而开放程度较低、展陈方式陈旧、馆际合作缺乏、资源供需不对称、数字化利用水平普遍不高等问题一直阻碍着高校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
当全球博物馆由收藏中心向教育中心转变,5G时代传播媒介深度融合的趋势日益显著,高校博物馆迫切需要应对来自公共服务和技术迭代的双重挑战,探究如何在坚守博物馆主体功能的同时,实现最大效能的文化传播、文脉传承与新兴文化构建,营造观众与博物馆之间的互联互通、共享共生的生态。
重塑公共性:探索博物馆教育共同体
作为大学的重要附属机构和特殊的博物馆类型,高校博物馆一直被视为学科教育的重要支撑,历来就是开展实践教学的主要场所和形式。英国牛津大学拥有由九座专业博物馆组成的庞大博物馆群,各馆依据不同的历史传统、藏品特色和建筑环境优势,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资源和培训课程。其中,阿什莫林博物馆“Take One”教育项目鼓励学生多视角观察某一特定展品,从而实现跨学科教学。自然历史博物馆开设的“艺术与设计”教育项目,着重提升学生对自然科学的理解,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作为中国一流的高校博物馆,近年来将自然、人文与社会科学教育跨学科整合,采取注重个体亲历的体验式教学和强调动手操作的实验性教学手段,服务“博雅教育”,增强“创造活力”。
可以看出,在通识教育理念和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盛行的今天,世界范围内顶尖高校博物馆都在探索如何突破学科疆域这一无形的墙,通过开发系统性、综合性和专业性的课程,提供多元横贯的学习视角和情境,帮助学生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跨越学科间的界限,来观察、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成为新知识生成、积累和转化的中枢。这就要求高校博物馆必须深化博物馆教育资源研究和分析,提炼博物馆资源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点,打通博物馆资源融入学科教育的屏障,并且进一步探索馆际合作空间,构建博物馆教育共同体。
高校博物馆根植于大学的历史积淀与文化土壤,但它的文化资源为社会公众所共同拥有、共同分享和共同创造,具有明确的公共性。这一公共性决定了它兼有文化场域和公共空间特质的美,承担着社会价值观引导和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职责。因此,高校博物馆还需要推倒大学校园这一道有形的墙,满足公众对博物馆教育的需求,面向中小学生、青年人、成年人、老年人等不同群体,与社区、其他教育机构、社会团体等各类组织开放合作,通过主题性展览、科学普及、文化艺术交流、研学旅行等多种形式,提升公众参与度和社会影响力,融入城市文化价值共创网络。
从以藏品为媒介记录、展示、传承大学文化,到建设具有灵活性、适应性和流动性的公共教育平台,高校博物馆公共性潜能的释放将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往学院之外的大门,推动知识传播方式的重构,培养健全人格和健康思想,实现全人教育。反过来,只有将育成通才的教育场所和多维度的公共文化空间合二为一,高校博物馆才能更好地塑造自身学术品牌,传承大学精神,发挥教化育人、服务社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