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历三|刘先银经典点说《道德经》是《易经》的序言,河图洛书黄帝内经同参共解(12)


老子说:“上善若水 。 ”
水性趋下 , 与物无争 , 向低处流 。 为人处事也要如此 , 低调平静 , 谦下自处 , 时刻保持谦虚卑下的态度 。
谦退 , 以退为进
水看似柔弱 , 但是“滴水穿石”;谦退看似柔弱 , 其实是以退为进 , 以柔克刚 。
汉武帝时的丞相公孙弘 , 生活十分俭朴 , 吃饭只有一个荤菜 , 睡觉只盖普通棉被 。 大臣汲黯就向汉武帝告状 , 说公孙弘位列三公 , 有相当可观的俸禄 , 却故意生活清苦 , 实质上是使诈以沽名钓誉 , 目的是为了骗取俭朴清廉的美名 。
汉武帝便去询问公孙弘 , 公孙弘一句辩解也没有 , 全都承认 , 反倒让汉武帝认为他为人实在 , 以后再有人说公孙弘的坏话 , 汉武帝都不以为然 。
公孙弘的做法就是以退为进 , 有些事越辩解 , 越说不清楚 , 不如干脆先承认下来 , 以后一旦事情澄清 , 反倒给人宽宏大量、忍辱负重的印象 。
世历三|刘先银经典点说《道德经》是《易经》的序言,河图洛书黄帝内经同参共解
文章图片
赵朴初书法作品:美意延年
乾知大始、坤作成物 , 柔道牵“乾” , 迷失道“坤” , 在圣、圣化凡也是周乾而易坤的乾→姤→遯→否→观→剥→坤的执迷妄失图 , 呈现乾元光明世界如何堕落到坤元无明世界 , 而有识妄取真 , 明心见性 , 修真证道的目的和目标 , 从全时空的顺其自然的积善厚德起 , 到机缘和造化成熟后 , 便有“中正之道”围绕中脉修持精气神的乾坤总纲性命双修 。 在凡、凡转圣 , 易坤周乾的坤→复→临→泰→大壮→夬→乾正坤返乾修真图 。 六位丹轮健中正德的命功 , 退藏于密阳神还虚的性功 , 从而尽性了命证周易大道的本来 。 呈现周易易周《周易》体证大道的究竟圆融 。
如如不动妙化万有之“元、亨、利、贞”之德行 , 周行而不殆 , 为易道之悲悯苍生 。 妙行无住应化非真 坤→复→临→泰→大壮→夬→乾正坤返乾的修真 。
世历三|刘先银经典点说《道德经》是《易经》的序言,河图洛书黄帝内经同参共解
文章图片
乾知大始、坤作成物 , 柔道牵“乾” , 迷失道“坤”
世历三|刘先银经典点说《道德经》是《易经》的序言,河图洛书黄帝内经同参共解
文章图片
乾知大始、坤作成物 , 柔道牵“乾” , 迷失道“坤”
《老子·道德经》原文及註繹 刘先银編註 乾知大始、坤作成物 , 柔道牵“乾” , 迷失道“坤” , 在圣、圣化凡也是周乾而易坤的乾→姤→遯→否→观→剥→坤的执迷妄失图 , 呈现乾元光明世界如何堕落到坤元无明世界 , 而有识妄取真 , 明心见性 , 修真证道的目的和目标 , 从全时空的顺其自然的积善厚德起 , 到机缘和造化成熟后 , 便有“中正之道”围绕中脉修持精气神的乾坤总纲性命双修 。 在凡、凡转圣 , 易坤周乾的坤→复→临→泰→大壮→夬→乾正坤返乾修真图 。 六位丹轮健中正德的命功 , 退藏于密阳神还虚的性功 , 从而尽性了命证周易大道的本来 。 呈现周易易周《周易》体证大道的究竟圆融 。
反朴章第二十八
知其雄 , 守其雌 , 为天下溪 。 为天下溪 , 常德不离 , 复归于婴儿 。 知其白 , 守其黑 , 为天下式 。 为天下式 , 常德不忒 , 复归于无极 。 知其荣 , 守其辱 , 为天下谷 。 为天下谷 , 常德乃足 , 复归于朴 。 朴散则为器 , 圣人用之 , 则为官长 , 故大制不割 。
反朴章第二十八 , 圣人治理天下 , 应该常德充于内 , 外物应于外 , 体尽无穷 , 能随机应变 , 德合于道 , 故能顺物自然而不无容私 。 所谓常德乃足 , 天下归附 。 这样才可以实现天下大治 。 以天道治天下 , 自然的法度 , 才是最好的法度 。 这就是大制不割的道理 。 如果以人灭天 , 以智裂道 , 用人为的法度 , 来治理天下 , 又会怎么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