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欢花诗@白居易李商隐陆游,合欢花诗各一首,看看他们诗作之间深沉的关联
李商隐和陆游都喜欢白居易的合欢花诗,尤其是陆游,感慨万千
“斜凭绣床愁不动,红销带缓绿鬟低。
辽阳春尽无消息,夜合花前日又西。”唐朝白居易《闺妇》
文章插图
又是合欢树花开,合欢树婆娑的季节。早上出门,小区门口有两棵并生的合欢花树,由于合欢树发芽较晚,迟到晚春初夏才长叶子,所以也是一种期待的美。只是今年有一树现在也没有发芽,在绿树丛中,有一种让人惋惜的惘然。它不再回来,留下嶙峋的永不发芽的枝干。
好在另外一棵,依然婆娑,尤其是有风吹过时,如果白杨是一种粗犷的拍手,合欢真是一种优雅的舞蹈,仿佛每条枝叶都是孔雀的尾巴,摇来摇去,让人赏心悦目。
合欢树在汉唐的庭院多有种植,一是从庭院树来讲,它遮阴效果明显,枝叶清新苍翠。
二,是合欢本身就是传统家用药材,安神行气,古代人花草养生,多愿意就近取材。
三,是合欢花在和人们家园共处的过程了,诞生了合欢的吉利的审美。中国人讲究双双对对,生生不息,合欢花作为树木有这样一个特点,就是白天树叶展开,夜晚下垂合拢,这种自然特征不是所有的花木都有,合欢被赋予了人类的感情和灵性,仿佛它是一个不说话的人,却知道早上迎接太阳,晚上睡觉,并且呵护庭院。
在汉朝的民间诗歌里,就有合欢被,合欢衣裳,合欢扇,一是裁剪制作纺织品的方式,以对折如合欢叶子,二是纺织物上的花纹连贯密集,三是尤其是汉朝,审美相对简单大气朴素,庭院常见的合欢花用作了很多地方的装饰花纹。
文章插图
有人说,合欢花比起很多花来并不十分美,为什么却被汉朝人钟爱呢?难道桃李梅杏,牡丹月季不美?这里有个历史演变过程。桃李多种植于农村山林,且桃树相对低矮,不会作为常见的庭院道路树,而牡丹蔷薇这些纯粹草本看花的审美是兴起于南北朝,唐朝宋朝之后,生产力和社会的发展,让人们日常拥有的观赏花卉越来越多。
而在汉朝,合欢树是重要的庭院树种,男耕女织,合欢庇护着家园。
【 合欢花诗@白居易李商隐陆游,合欢花诗各一首,看看他们诗作之间深沉的关联】到了唐朝以后,庭院花卉更多,但也有合欢树的一席之地,在庭院的夏天,绿油油的树叶上开满粉红粉白的花朵,在下面喝酒聊天,别有一种家园感,何况新婚夫妻往往会种合欢于庭下,寓意感情和美,家庭团圆,平安幸福,朝夕共处,和睦甜美。
白居易时代,其实已经是安史之乱之后,唐朝国力锐减,他所看到的现实已经和早唐盛唐不可比了。唐朝是个崇尚武功的时代,尤其早唐,开疆扩土,普通的人可以通过当兵改善地位,以当兵为荣耀,这也缔结了唐朝强大的军事力量和繁荣辉煌,可以说家家都有人当兵。
但是随着安史之乱导致了国家衰落,藩镇割据,内耗严重,此时当兵可不像初唐那么让人壮怀激烈,因为上升的途径少,而战乱多,生命的风险会更大。如果初唐是踊跃当兵的话,白居易时代,对于许多普通人可能是一种无奈的职业,你在征募的范围内,或者你为了摆脱贫困,为了家庭去当兵。
白居易写的就是一个闺阁庭院女性等待当兵丈夫消息的一个状态。
文章插图
虽然这里有绣床,但也未必完全是贵族女子,可以是家境好的中等门户或以上的普通家庭。
- 稀为贵@62岁的白居易终于抱上了外孙女,开心写下一诗,对出一个千古绝对
- 白居易&唐代女诗人之首:才貌双绝,十六岁成为营妓,却以道袍了却余生
- 梦到&白居易和元稹:这大概就是友情最好的模样吧
- 龚自珍|龚自珍《病梅馆记》及梅花诗词四首:西溪西去烟霞,茅庵小有梅花
- 白居易|精解“高人”白居易的诗歌
- 燕子楼&她是唐代名妓,死于白居易的“杀人诗”,成燕子楼中一孤魂!
- 白居易@三峡故事 : 夔州刺史刘禹锡,推陈出新唱“竹枝”
-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白居易公然炫富的一首诗,写富裕的养老生活,短短8句太让人羡慕
- 七律&白居易的一首七律,借景言情,不同俗流,抒发了对人才的珍爱之情
- 唐宣宗#白居易去世,皇帝含泪写下悼亡诗,意外成就绝世名篇,惊艳了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