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欢花诗@白居易李商隐陆游,合欢花诗各一首,看看他们诗作之间深沉的关联( 二 )


“红销带缓”怎么解释呢,有两种。
第一种,是指女子身上的红色的夏天的衣裳已经宽松,表示她因为某些事情忧愁消瘦。古诗十九首是唐朝人钟爱的古诗范本,”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是说的妇女思念远游的丈夫,日渐憔悴。
第二种,是比喻此时合欢花的状态,红色的花已经落了,绿色的叶子在黄昏慢慢如带垂下。
春天已经过去了,而丈夫那边没有信息送过来,她坐在绣床边已经很久了,她就这么呆着,只有窗外的合欢花,暮色渐沉。
那么这个场景就很让人琢磨。女子一动不动坐在绣床边,这个状态是很抑郁的。唐朝女子并非宋朝之后只能停留在闺阁里,她们是相对自由,可以出门打听事情的,实际这个状态证明了她很绝望,因为该打听的都打听了,肯定不妙,只有战事吃紧,才会出现这么久没有书信的到来的现象,而且很可能已经听到了许多传闻和不幸。
她的等待有希望有绝望,这种巨大的不能确定使她只能维持这种沉默僵然的状态。生还是死,这是一个问题啊!更何况,她已经在这种状态下,等老了自己。
名字叫做《闺怨》,但是白居易的笔,让这首闺怨,有了更深的命运中的绝望,这不是怨恨丈夫薄幸,这是怨恨命运的残酷。她就一直坐着,坐到黄昏,坐到半夜。她的丈夫,很可能永远回不来了。这是这首诗的言外之音。




合欢花诗@白居易李商隐陆游,合欢花诗各一首,看看他们诗作之间深沉的关联
文章插图

这是一首并不大众的诗,所以后世就算是喜欢白居易的人,往往也会轻易错过。在流传过程中,后世往往以为是无名氏的作品。实际这就是白居易写的。因为和他同时代,却小很多的李商隐,喜欢。
李商隐的品味那是不低的,且他博览群书,白居易的,他不会错过。从白居易生前就激赏李商隐的诗,李商隐也不会错过这个诗坛前辈的任何作品。
“相思树上合欢枝,紫凤青鸾共羽仪。
肠断秦台吹管客,日西春尽到来迟。”李商隐《相思》
这首诗我曾经数度解读。但是只有看到白居易的诗后,才明白李商隐的痛苦。他的妻子系出名门温婉善良,下嫁于他,只是李商隐仕途坎坷,无法给她更好的生活,为了梦想为了家庭,李商隐十几年来天南海北给人当幕僚,夫妻聚少离多,而关于妻子的死讯,他却是后知后得。
妻子为他在家里等老了青春,却又时时牵挂他的安危,靠着并不十分靠谱的唐朝邮政保持着书信联系。
她在没有接到他信的时候,担心过什么,忧患过什么,绝望过什么,就算李商隐也不会完全知道。但是他知道她生命的最后,是多么盼望李商隐回来呀,又或者她无限担心李商隐的安危,忧患成疾?
李商隐的妻子大约小李商隐10岁,她死去的年龄也正好是青春之暮,她去世的时间也是春夏之交。无怪于李商隐看到白居易那首《闺怨》的诗会倍感伤心和愧疚,那个爱他的人,是走得如此仓促而绝望。
太阳落山,春天过去,还没有等到丈夫的消息。




合欢花诗@白居易李商隐陆游,合欢花诗各一首,看看他们诗作之间深沉的关联
文章插图

虽然宋朝之后就有人将这首诗列为无名氏的作品,但是陆游绝对不同意,它就是白居易的。
“王室东迁岁月赊,两京漠漠暗胡沙。
绣床倦倚人何在?风雨漫山夜合花!”宋朝陆游
“白乐天诗云,倦倚绣床愁不动,缓垂绿带髻鬟低,辽阳春尽无消息,夜合花前日又西。好事者画之为倦绣图,此花以五六月开山中,多于茨棘,人殊不贵,之为赋 小诗,以寄感叹。”陆游
到了宋朝,经过唐末的战乱,有一些书籍和典籍零散,又有很多人收集,白居易的这首闺怨,就改换了中间的某些字句,又或者连标题和作者都变了。但是陆游是读书大家,他必然是有具体的资料显示这是白居易的作品。